摘要:今天必须得跟你们唠唠我最近这段堪称“史诗级”的买酱油经历,真的是不买不知道,一买吓一跳,这小小的酱油背后,居然藏着这么多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儿!你们说,平时咱们做饭做菜,酱油那不得天天用啊,谁能想到,就这么个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调料,竟然也能出大问题!
救命!吃口酱油怎么这么难
今天必须得跟你们唠唠我最近这段堪称“史诗级”的买酱油经历,真的是不买不知道,一买吓一跳,这小小的酱油背后,居然藏着这么多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儿!你们说,平时咱们做饭做菜,酱油那不得天天用啊,谁能想到,就这么个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调料,竟然也能出大问题!
事情还得从那次315曝光说起。那天我正刷着手机呢,一条新闻直接把我看傻了眼,说的是送检的13款打着“零添加”旗号的酱油,好家伙,12款里头都检出了致癌物镉,还有7款被查出有总砷。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这可都是我们平时信得过的牌子啊,怎么会这样?再仔细一看名单,海天、千禾这些在广告里说得天花乱坠,仿佛品质绝对没问题的大品牌,居然都赫然在列。我当时就想,完了完了,以后做饭用啥酱油啊?
从那之后,我对那些以前经常买的酱油品牌彻底没了信任。海天,以前广告天天播,宣传得那叫一个好,我一直觉得它品质肯定过硬,现在出了这事儿,我是一点都不敢再碰了。李锦记也是,老牌子了,平时在超市里销量也挺高,可谁知道它也不让人省心。厨邦,那广告标语我都记得滚瓜烂熟,现在想想,真不知道还能不能信它。还有六月鲜、千禾、东古,这些曾经在我购物清单上的常客,如今都被我毫不犹豫地拉黑了。
为了能找到一款放心的酱油,我开启了在超市的“漫长探索之旅”。那一天,我在超市的调料区来来回回转了不知道多少圈,眼睛都快看花了,货架上的酱油一排排的,可我心里却直发慌,不知道该选哪个好。就在我几乎要绝望的时候,我发现了味事达酱油。一开始,我还挺高兴,觉得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选择。可当我拿起它仔细一看,心情瞬间又跌入了谷底。
这味事达的添加剂可不少啊,什么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之类的,一大堆名字我都叫不上来。本来想着,添加剂多就多吧,只要安全就行。可再一看原料,居然是脱脂大豆。我就去查了查,这脱脂大豆说白了就是大豆提取油脂后剩下的部分。虽说它也能用来酿酱油,可总感觉没有那种用完整大豆酿出来的酱油纯正,心里头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不太舒服。
再回过头来说说那些出问题的“零添加”酱油品牌,我真的是越想越气。你说你既然敢打着“零添加”的旗号,就应该做到名副其实啊。结果呢,检测出重金属超标,这不就是妥妥的欺骗我们消费者吗?这些品牌,平时靠着广告宣传,在市场上占据了大量份额,赚得盆满钵满,可却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这么不负责,真的是太让人心寒了。我觉得他们就是仗着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以为消费者不会轻易怀疑他们,就这么昧着良心赚钱。
还有那个检测标准的事儿,我真的是想吐槽一万句。用检测纯净水的标准来检测酱油,这不是瞎搞嘛!咱们都知道,土壤里本身就含有各种金属元素,种出来的粮食肯定会吸收一部分。那用这些粮食做出来的酱油,里面含有一些重金属,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儿,只要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也不是不能接受。可关键是,那些商家在宣传的时候,只强调自己是“零添加”,却对可能含有的重金属只字不提,这就是故意隐瞒真相,误导消费者。
最近我去超市的时候,还看到了六月鲜酱油在搞大幅度的降价促销。原本几十块钱一瓶的酱油,现在价格低得让人不敢相信。可即便如此,在货架前面驻足的人也寥寥无几。这足以说明,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出了问题的产品,就算价格再低,大家也不会买账。我觉得,六月鲜厂家这样的做法真的很不地道。出了问题,首先应该做的是诚恳地向消费者道歉,然后无条件地召回问题产品,而不是想着通过降价促销来处理库存,继续欺骗那些不知情的老百姓。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健康不负责任,更是对整个市场秩序的破坏。
经过这次酱油事件,我真的是学到了很多。以前买东西,我跟大多数人一样,总是习惯性地选择那些广告打得响、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觉得这样比较有保障。可现在我明白了,品牌和广告并不能完全代表产品的质量。以后再买食品,我一定会仔仔细细地看配料表和成分说明,绝对不会再轻易被那些华丽的宣传语所迷惑。
同时,我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不能让这些不良商家为所欲为,随意践踏消费者的信任。食品安全可不是小事,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只有加强监管,让那些违规商家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们消费者的权益。
家人们,你们对这次酱油风波有什么看法呢?在买酱油这件事儿上,你们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或者推荐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咱们一起交流交流,争取都能买到安全放心的酱油,让我们的餐桌更加健康!
来源:优雅精灵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