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0日,印尼地区议会大楼在熊熊烈火中燃烧,骚乱导致3人死亡、5人受伤。火光背后,是一场以“反对议员高津贴”为名的抗议迅速升级为暴力冲突——但这真的只是一场因内部不满而引发的偶然事件吗?
浓烟滚滚,玻璃碎裂,喊声震天。
8月30日,印尼地区议会大楼在熊熊烈火中燃烧,骚乱导致3人死亡、5人受伤。火光背后,是一场以“反对议员高津贴”为名的抗议迅速升级为暴力冲突——但这真的只是一场因内部不满而引发的偶然事件吗?
仔细看,烈火中晃动的,从来不只是印尼本国的影子。
从2023年反中资示威,到今年三月反对《国民军法》修正案的全国性骚动,再到如今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街头混战……理由五花八门,剧情却愈演愈烈。动荡的频率、规模与破坏性,已远远超出一国正常社会运动的范畴。更像是一出被反复排练、多方操控的政治剧本,再次上演。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一针见血:国内存在某些“企图从动荡中牟利的势力”。而更直接的指控来自前国家情报局长亨德罗普里约诺。
他几乎指名道姓,列出一串令人瞩目的名字:金融大鳄索罗斯、前中情局局长特内特、大卫·洛克菲勒、布隆伯格……这些非国家行为体,正以资本为矛、以影响力为盾,在全球范围内导演一场又一场“影子战争”。
他们表面上已退出政治一线,却凭借难以估量的金钱与渗透力,频繁介入他国内政。从“颜色革命”到街头暴乱,从舆论操纵到 NGO 渗透,手段老套,却始终有效。
为什么偏偏是印尼?
答案不在街头,而在格局。
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金砖国家新成员,印尼不仅是“全球南方”崛起中的标志性力量,更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深化区域互联互通的关键支点。中印尼关系越密切,经贸纽带越牢固,某些人就越寝食难安。
索罗斯,中国人对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中他做空港币失败,但并未收手。近年来,他持续唱衰中国经济、施压美国企业撤离中国,更被指深度影响此前拜登政府时期的对华战略。
他旗下庞大的媒体与非政府组织网络,长期在印尼散播所谓“中国债务陷阱论”。2022年一项民调显示,竟有近60%的印尼民众误信中国基建项目藏有地缘政治阴谋——如此一致的叙事,绝非偶然。
扰乱印尼,是一石二鸟的战略:既可制造东盟内部动荡,又可打击中国区域影响力。一旦这个新兴大国陷入混乱,整个金砖合作机制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都可能遭到削弱。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此次印尼骚乱爆发前两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公开呼吁以《反勒索及受贿组织法》起诉索罗斯父子。虽属国内政治斗争,却意外撕开一个真相:资本操纵暴乱,哪怕在美国也并非秘密。
一场大火、几声呐喊、几条人命——这些都不是偶然的局部事件,而是大国博弈在地缘前沿的延伸。印尼的稳定,不仅关乎一国命运,更考验着发展中国家能否抵御外来干预、走出自主道路。
正如普拉博沃所言:“最终承受损失的,是普通民众,而非那些不愿见到印尼强大的人。”
这句话,值得所有新兴国家深思。
火光会熄灭,街道会清理,但看不见的战争,从未真正停止。
来源:科技伯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