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0日,复旦大学-浦发银行F-LAB科学家创业营首期班结业仪式在上海市青浦区举行。本次活动由复旦科创基金主办,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青浦创新中心)、复旦大学(虹桥)全球校友科创中心、上海市青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承办,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
8月30日,复旦大学-浦发银行F-LAB科学家创业营首期班结业仪式在上海市青浦区举行。本次活动由复旦科创基金主办,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青浦创新中心)、复旦大学(虹桥)全球校友科创中心、上海市青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承办,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复旦大学校友总会协办,浦发银行支持。
F-LAB是复旦大学在国家战略指导下聚焦“破壁·融合·引领”的探索,旨在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创新生态共同体,为一批最具潜力的青年科学家赋能,助力他们将实验室的卓越成果和前沿技术,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进步的产业力量。
经过四个月的系统化课堂与产业化培训,F-LAB科学家创业营首期班34名来自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未来产业四大前沿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学员,即将踏上更广阔的产业化征程。
实战路演的挑战与角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结业日分赛道路演中,学员们从技术成熟度与壁垒、商业模式、团队能力、产业契合度与风险控制五大维度接受全面检验。自开营以来,F-LAB科学家创业营涵盖通识讲座、龙头企业参访、分赛道工作坊与模拟路演等环节培训,结业考核见证了每位学员从科研思维到产业认知的显著跃升,专家评委的点评更为项目产业化指明方向。经过激烈角逐,12位学员凭借卓越表现获评“先锋学员奖”。
结业的引领与赋能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金力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在致辞中向全体结业学员表示祝贺,并强调F-LAB是复旦推动“四链融合”、破解科研产业化瓶颈的关键举措。金力指出,科学家如果不主动走向企业,毕生的研究成果就只会停留在论文里、实验室的抽屉里,无法真正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创业营搭建了一个有意义的平台,让科学家带来前沿技术,让企业带来场景和资源,让资本带来助力和视野,让政策带来保障和引导,最终让‘政产学研金服用’真正能够融为一体。”
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 金晓明
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晓明在致辞中表示,创新的幼苗离不开肥沃的土壤,青浦就是大家最好的“试验田”。他指出,青浦区正在实践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路虽远,行则将至;从科学家转型创业者,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相信,当复旦的科创基因融入青浦的发展血脉,一定能够在这里结出‘科技突破+产业升级’的累累硕果。”
浦发银行副行长、上海科创银行董事长 康杰
浦发银行副行长、上海科创银行董事长康杰表示,“我们有能力为未来潜在的灯塔企业做默默的‘提灯者’。复旦大学在为科学家学员打开走向世界、走向顶流的一扇一扇门,浦发银行也愿意为大家走向‘罗马’铺下一块一块砖。”他强调,浦发银行致力成为科技企业的“首选伙伴银行”,通过打造“商行+投行+生态”服务体系,推出“股债贷保租孵撮联”一体化服务模式,持续为科学家创业提供“金融活水”,助力科学家成果产业化从“惊险一跃”变成“完美一跳”。
在结业仪式上,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宣读了34名F-LAB科学家创业营首期班结业学员名单,金力为学员们一一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科创生态共建
人工智能赛道学员、复铼智能联合创始人孙玉齐和新能源/新材料/未来产业赛道学员、复旦大学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教授、隐功科技联合创始人王飞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优秀学员代表 孙玉齐、王飞
“F-LAB结业证书是我走向社会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孙玉齐表示,“通过这段学习旅程,我们实现了‘从产业难题中挖掘科学问题,用科学成果赋能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王飞说道,“ F-LAB为我们‘扶上马,送一程’,我们既有热情,又有能力,有信心让一个idea成长为参天大树。”
从星火启航到创见未来
在学员们奔赴产业蓝海之际,F-LAB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以更坚实的支持体系持续护航。复旦科创正式发布“F-LAB赋能计划”,致力于构建“早期投资+深度赋能+校友网络”三位一体的长效支持机制。该计划涵盖阶梯式投资机制,于结业后立即启动首轮项目评估并提供持续资金支持;提供包括IP布局、股权设计、政策对接、产业资源对接及关键人才匹配在内的一站式赋能服务;并设立终身校友权益,将学员纳入复旦科创生态网络,支持其参与后续课程、担任导师或推荐项目源,真正实现从“学员”到“赋能者”的身份跃迁。这一创新机制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全链条、全周期的保障体系。
六位学员代表与复旦科创基金副总经理褚晓佳现场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标志着F-LAB赋能体系进入实质运行阶段。
活动上,F-LAB第二期全球招募正式启动,标志着F-LAB创新火炬正式传递至新一轮科学家手中。
F-LAB科学家创业营首期班圆满结束,其“星火成炬”的精神将继续燎原。青年科学家们正用实际行动践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念,以创新和实干回应时代需求,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中展现担当与智慧。
来源:绿色青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