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种菜这事,很多人一下子就联想到那句话:“有志者事竟成”,不过真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
说起种菜这事,很多人一下子就联想到那句话:“有志者事竟成”,不过真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
尤其是,最近身边一位朋友的老公,竟然迷上了在家里“搞事情”,客厅变“菜园子”了,老婆一边支持一边忍不住吐槽:家里太乱了!
这事听着挺有趣,我就想跟大家聊聊这“家庭种菜记”。
01、从“兴趣萌发”到“疯狂采购”
还记得我朋友第一次跟我说起她老公:“他突然对种菜有兴趣,从来没想过,他居然就这么迷上了。”
一开始,老公甚至是梦想着“自给自足”,逛花市、买各种种子,哪怕看着满坑满谷的袋子,心里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买各种蔬菜种子:西红柿、黄瓜、辣椒、苜蓿芽……甚至还有一些稀奇的家庭菜园“走红”品类。
各种花盆、育苗盒,买得比天还阔。每次归来都是满载而归,满屋子堆满了各种“绿色战利品”。
朋友告诉我:“我都快看不下去了,阳台上满是土和盆,整个客厅也变成了‘菜市场’,每天都堆满了工具和苗子,感觉家都快变成菜园子了。”
但其实,刚开始这一切还挺令人振奋——激情满满,似乎养一盆就能体验到“绿意盎然”的生活。
02、热情高涨,精心“照料”每一片叶子
一旦种下了第一批苗,老公就变成了“养花养草的专家”。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菜们”长得怎样,是不是需要浇水、施肥。
微信里加入了各种植物养护微信群,详细研究各种养植经验。手机照片中的菜苗也多了一排:叶子挺拔,小嫩芽冒头,似乎都透露着“这是我的宝贝”。
朋友说:“他每天像打仗一样照顾他们,浇水、翻土、施肥、除虫,一点点细节都不放过。偶尔还会试试用什么自制的堆肥,把土壤调得更好些。”
那段时间,家里的阳台、客厅,俨然成了“菜园”。
蜗居中有了这么一大片“绿”,日子都亮了不少——每天看着这些“生命”,心情变得特别好。
03、现实冲击,问题接踵而至
然而,甜蜜的日子总是短暂的。随着时间推移,问题逐渐显露:蔬菜长势变差,叶子发黄,有的还会出现虫害、烂根、黑腐。
“养出来的菜居然还会死掉?”朋友满脸困惑。或者是,菜苗徒长了、黄叶满天飞、叶子掉光掉光的,那种无奈,真是比养不起还令人焦虑。
“掉落的叶子不断,播下的期望变成了一堆零碎的烦恼。”她说:“我都没法接受,家里变得这么乱,土、苗、工具堆成一堆,根本没地方走路。”
他自己还洋洋得意:“这是生活的乐趣,慢慢养,慢慢成。”
可是,老婆的苦水也不止一筐:“家里太乱了,根本没法正常生活,我都快被这些‘菜园子’搞崩溃了。”
04、困惑与反思:到底值不值得?
到了这个阶段,很多“都市农夫”都会陷入迷茫——到底为什么养菜?到底值不值得?跟养花有什么不同?有的朋友开始“佛系”不管,心想“反正能活就行”。
有的人则是寻找解决方案,试图“拯救”那些快要死去的菜。
我记得朋友说:“我试了好多办法,从追求完美的养护到放任自流的养生,家里还是乱得不行,自己心也烦。”
有时候,晚上陪着每盆菜“叹气”,暗暗发誓“再也不养了”。
但说到底,养菜的过程也不是没有收获的:那份专注、那一份呵护,一点点观赏和成长的满足感,还是让人觉得很欣慰。
就像那句话说的,“养花养草,养心也。”
05、渐入佳境,认清自己:享受还是折磨?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有的家庭开始自我调节——
有人变得“佛系”了:只要能凑合养活,能吃就行,家里的杂乱曾经让她头疼得要死,现在也慢慢释怀,只要菜苗没枯就行。
有人学会了“合理布局”:用多个架子、收纳盒,把工具整齐整理,让家变得既有绿意,又不至于乱成一锅粥。
还有的,开始把菜园子变成一种“生活体验”,不仅仅是养菜,更享受这个过程带来的愉悦。“每天面对植物,心情都好了。”
他们会在空闲时,和家人朋友一块,聊聊养菜心得,不少家庭变得更有缘。
我觉得,养花养草、种菜的本质是和自己和解。从一开始的“激情澎湃”,到后来的“淡然处之”,都体现了一次生活的调试和自我成长。
写在最后:
别看它只是个小插曲,却映射出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在城市里,种菜不只是为了吃,更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喘息的理由。
否则,面对满屋土和乱哄哄的工具,谁都会皱眉。
来源:逻辑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