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贤宦第一人,唐朝太监写下的绝美诗,这就是大唐文化底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3 20:57 2

摘要:原名冯元一,本是仕宦之家,父亲是北燕皇族后裔,母亲是隋朝宿国公麦铁杖的曾孙女,富极一方。但在他9岁那年,父亲获罪被杀,家破人亡,家族被籍没为奴,各自流放。

高力士,千古贤宦第一人。

原名冯元一,本是仕宦之家,父亲是北燕皇族后裔,母亲是隋朝宿国公麦铁杖的曾孙女,富极一方。但在他9岁那年,父亲获罪被杀,家破人亡,家族被籍没为奴,各自流放。

分别之际母亲垂泪叮嘱他:你胸口有七颗黑痣,算命的说大富大贵,谁曾想会有今天?倘若不死,我会记着你的七星痣,你要以我手臂上你小时候常玩的双金环认我。切记切记!后来高力士富贵通天,位极人臣,果然凭着双金环找回了母亲,并为她养老送终。

幸运的是他被宦官高延福收为义子,遂改名高力士。同时也为这位义父养老送终,确实是个懂得感恩的好人。

在后宫帮派斗争的激烈狂潮下,所有太监和宫女都懂得押宝,选择一个靠山。而高力士押的宝就是李隆基。唐隆政变爆发后,李隆基联手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三年后,又再次发动政变,杀死太平公主及党羽,牢牢地把皇权控制在自家人手里。

唐太宗曾在政变后寝食难安,需要尉迟恭、秦叔宝两个人守着门才能安睡,而唐玄宗李隆基只需要高力士一人当职就可以睡得踏实。

力士当上,我寝乃安。

高力士在政变中作为内应有功,被封为朝散大夫,后来又升为云麾将军、左监门卫大将军,正三品。高力士虽然深得帝王信任,位高权重,但并没有干过什么仗势欺人的恶事,名声完全是被李白的“力士脱靴”给埋汰的。玄宗甚至不许皇子公主们喊高力士的名字,而要叫“阿翁”,时刻需要他的陪伴。

玄宗晚年不事朝政,常常说,外务交李林甫,内事问高力士,可矣。安史之乱爆发后,坐了近二十年的太子李亨借着战乱自助登基,唐朝第二位权宦李辅国矫旨乱诏,高力士的人生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重返长安的李隆基无奈中已经成为太上皇了,居住在兴庆宫中,时称“南内”。玄宗回到旧时宫邸,时常与高力士饮茶对弈,忆昔思今。如果两个老头儿就这样坐看风云相对到老,也不失为一种体面。

然而李辅国担心太上皇余威犹在,而高力士很可能会调动些禁军做点什么乱子出来,于是假传圣旨,带领五百精骑,气势汹汹地来到兴庆宫,请皇上移驾,迁入更封闭的太极宫。高力士立即挺身而出,挡在皇帝面前,大声威喝:“李辅国何得无礼!”

李辅国顺手劈了旁边的一个随从杀人立威,但是高力士临危不惧,仍然狠狠地盯着李辅国,且代宣太上皇旨意,向众士兵问好。士兵们俱滚鞍下马,接受皇帝问候。李辅国不得不下马行礼,恭送玄宗移驾。而高力士也因此,则被流放巫州。

高力士来到湖南,才发现遍野荠菜抛荒,根本无人肯采,于是满怀感慨写下《感巫州荠菜》。

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

“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写出了荠菜的两种待遇,中原和岭南的风气虽然不同,对待荠菜的态度有高低,但是荠菜还是那个荠菜,气味还是那个气味,并未改变。

这首诗直白如话,托物言志,说明自己虽然沦落,气节依旧不改,是一首相当有骨气的五言绝句。一个唐朝太监能写出这样的诗来,也侧面映画出了盛唐的文化底蕴。

没有了高力士陪伴的唐玄宗,两年后孤独地死在了亲情泯灭的太极宫。不久唐肃宗亦病逝。临终前,诏命将所有流放者赦还。

此时高力士正走在回京的途中,路经朗州(今湖南常德)时,听说了玄宗驾崩的消息,悲痛至极,“北望号恸,呕血而卒”,病死于朗州开元寺西院。

他到底是换了一种方式去继续陪伴玄宗了。

而灿烂辉煌的盛唐,也就此宣告结束。

来源:瑶妹谈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