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涌动“生意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1 07:17 1

摘要:吴兴织里的主播在直播间热情推介宋锦马甲,长兴水口推出点茶插花等宋代雅艺研学课,安吉山川建起云上仙侠镇,南浔地板企业转型做起复古茶台……从服装家具到旅游休闲、工业制造,如今,融合江南韵与现代美的新中式风潮在湖州日渐兴盛,催生出诸多细分赛道,推动产业焕新、文旅迎新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李则名

吴兴织里的主播在直播间热情推介宋锦马甲,长兴水口推出点茶插花等宋代雅艺研学课,安吉山川建起云上仙侠镇,南浔地板企业转型做起复古茶台……从服装家具到旅游休闲、工业制造,如今,融合江南韵与现代美的新中式风潮在湖州日渐兴盛,催生出诸多细分赛道,推动产业焕新、文旅迎新、制造出新。连日来,记者对此展开探访。

历史经典焕发新生机

8月24日,织里镇好登样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批宋锦马甲刚刚下线,纹样精美、色泽雅致。一旁的直播区,年轻主播手持真丝马面裙、香云纱衬衫等新中式童装,与网友热烈互动。“新中式服饰现在很走俏,我们请高校团队设计了17款丝绸类新品,上半年,订单量同比增长130%。”企业负责人朱少云介绍。

以丝绸纺织、安吉白茶等为代表的历史经典产业是我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年随着消费者对新中式产品的青睐,湖州历史经典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依托自身特色纷纷推陈出新、努力抢抓市场机遇。

其中既有产品设计的创新,也有生产工艺的突破。在吴兴高新区的湖州金裕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展厅,来自上海的采购商在一款具有特殊功能的新中式真丝提花面料前驻足,总经理沈鹏翀饶有兴致地向大家道出产品中藏着的“黑科技”。

“我们在这款面料的丝线里加入了艾草,因此它具有驱蚊的功效。”沈鹏翀说,湖州历史经典产业的产品门类丰富,新中式潮流之风拓展了各类产品广阔的创新空间,亟待系统性开发。

安吉白茶产业也因新中式的流行实现加速发展。该县去年茶叶一产产值达37.75亿元,并带动茶文创、茶疗愈等衍生产业兴起。茶企负责人魏茹月去年尝试从提升白茶附加值入手开发了新中式罐装茶饮,被国内一家知名奶茶连锁品牌看中,顺利签下长期合作订单。“抢抓机遇就要顺势而为,今年企业产值较去年有望翻一番。”魏茹月说。

文旅市场迎来新机遇

8月23日午后,安吉山川云上草原景区的云上仙侠镇,百余位身着古装、妆容精致的NPC隐匿各处,他们扮作武林高手、江湖游侠以及钱庄公子等角色,以剧情闯关、快闪表演等形式与游客沉浸互动,这种新奇的玩法深受年轻游客青睐。“进入8月以来,景区客流量增长了80%,营收增长了40%。”云上文旅集团董事长孙晓东表示,新中式旅游正成为县域文旅市场快速发展的“流量密码”。

据携程研究院分析,新中式旅游客群主要有2类:愿为情绪价值买单的“90后”“00后”,以及看重文化教育的亲子家庭。面对新机遇,我市各区县积极布局,景区、民宿等文旅企业也嗅到商机,纷纷推出新中式旅游体验产品。

在南浔古镇如今随处可见身穿华服、头戴簪花、眼神自信的“国风小姐姐”,当地17家民宿抱团推出新中式旅拍服务;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则以名特产紫笋茶为切入口,探索新中式研学体验,推出品茶、焚香、插花、赏画等雅事课程。

顾渚村“幽篁里”茶文化民宿主理人查青玥是当地最早探索新中式旅游的青年创业者,他专门复刻了唐代烹茶、宋代点茶、明清泡茶的古法茶艺,深受游客青睐。“传统文化一旦找到鲜活的表达方式,就能焕发惊人的市场吸引力。”查青玥认为,有没有故事、能否互动、值不值得分享,正成为游客的新考量;新中式为县域旅游打开了思路,旅游不应局限于靠山靠水靠资源,更在于创新和体验。

工业制造催生新市场

在近日举行的2025CBE杭州国际美容博览会开幕现场,湖州美妆企业珀莱雅旗下彩妆品牌“彩棠”发布“碧落夕岚”限定彩妆系列。工作人员介绍,此款新品灵感源自中国传统色彩“碧落”与“夕岚”,将古典美学融入现代妆品,具体包括双生气垫、三色腮红盘、高光修容盘、哑雾口红和眼线液笔等。

从文化潮流演变为产业变革,这是新中式的风潮吹向工业制造领域的有益尝试。“新中式的精髓在于创意与创新,但其本质是传统文化与古典审美在新时代找到了鲜活的表达方式,内核仍离不开技术提升和工艺创新。”在南浔经济开发区,深耕制造领域21年的吴盐梁在4年前带领团队尝试改变,逐步从传统木地板生产转型至新中式家具定制。

吴盐梁介绍,得益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安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的技术支持,企业生产的新中式椅子采用古代榫卯结构工艺,整套家具不用一颗钉子,也无需胶水粘合组装,因此在去年成为新中式木制椅的“爆款”,在网上累计卖出3万多把,产值达3000万元。

以新中式赋能工业制造,这样的守正创新案例在我市举不胜举,湖州金店使用“智造”设备,将花丝镶嵌、错金等非遗技艺融入现代设计;埭溪美妆小镇一企业以天然草本植物和中药材为原料,通过煮制、萃取等工艺制成“中式养生水”等。

湖州《看见》栏目市民观察团成员、吴兴青年企业家徐飞这些年一直关注新中式制造的发展动向。他认为,新中式走红背后是消费升级与文化自信的双重驱动,在万物皆可“新中式”的当下,工业制造企业应立足于市场需求理性看待,努力把产品做精做优、做出特色,如此才能用高质量的新中式产品打动消费者的心。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