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龙成罪人!补时撞人葬送好局,亚泰仍垫底,名记不满:说冤也冤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1 01:34 1

摘要:2025年8月30日晚,中超第23轮,长春亚泰在客场1-0领先的情况下,补时第6分钟遭遇争议点球判罚,最终被云南玉昆队1-1绝平。

一场原本普通的保级大战,因为裁判的一次判罚成为全网焦点。

2025年8月30日晚,中超第23轮,长春亚泰在客场1-0领先的情况下,补时第6分钟遭遇争议点球判罚,最终被云南玉昆队1-1绝平。

这失去的2分让亚泰继续垫底,也引发了关于中超裁判判罚标准的新一轮讨论。

当时比赛已经进入伤停补时第4分钟,长春亚泰凭借张华晨的直接任意球领先了将近60分钟。

云南玉昆队发起最后反扑,皮球传入禁区后被亚泰球员头球解围,但落点不佳来到内内脚下。

就在内内准备起脚凌空抽射时,他与身后回防的亚泰球员谭龙发生身体接触后倒地。

主裁判傅明毫不犹豫地判罚点球,这个决定让亚泰球员瞬间围上来争论。

VAR介入检查后,傅明维持原判,甚至没有要求回看慢镜头。

奥斯卡主罚命中,帮助玉昆队惊险扳平比分,亚泰几乎到手的3分变成了1分。

这次判罚的争议焦点在于谭龙是否确实踢到了内内,以及接触程度是否构成点球犯规。

从直播画面看,谭龙与内内的动作融合在一起,乍看像是点球。

但慢镜头回放显示,双方虽然有接触,但谭龙并无明显犯规动作,也没有推搡或踩踏支撑脚。

内内摔倒时是否有夸张成分也是争议点之一。

部分媒体人认为谭龙背后确实有接触,影响到对手摆腿射门,但是否值得判点球存在疑问。

博主魏老师分析认为:“这球谭龙背后确实有接触,影响到对手摆腿射门,但说冤也冤。”

这不是傅明首次因点球判罚引发争议。

2020年他执法申花对阵大连人的比赛中,也曾因补时阶段判罚点球引发巨大争议。

尽管当时足协裁委会评议组最终支持了傅明的判罚,但类似情况重复出现令人质疑。

中超近期的判罚尺度似乎呈现偏严趋势。

申花与河南队的比赛中,马纳法禁区线上踢倒阿奇姆彭,经VAR确认后改判点球。

国安与三镇队的比赛中,法比奥禁区内被绊倒也被判点球,这些案例都可能影响了傅明的判罚。

对长春亚泰而言,这失去的2分极其珍贵。

他们原本有望取得中超三连胜并暂时逃离降级区。

如果战胜云南玉昆,亚泰将在积分榜上反超梅州客家、深圳新鹏城、青岛海牛,升至第13位。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亚泰上一轮1-0战胜深圳新鹏城的制胜进球,已被足协认定为误判。

那场比赛中,亚泰球员阿布都海米提在争顶时的手臂动作限制了深圳新鹏城外援韦斯利,属于犯规动作。

裁判张雷判定进球有效属于误判,VAR也未能及时纠正这一错误。

那场比赛还有另一次争议判罚,赵英杰倒勾射门时踢到廖力生面部,造成鼻骨粉碎性骨折。

当时裁判只出示黄牌,而深圳新鹏城认为应该直接红牌罚下。

廖力生当场血流满面,几乎失去意识,被救护车送往医院。

足协近期公布了裁判评议结果,认定张雷在那场保级大战中出现重大误判。

裁判被认定存在错漏判后,通常会被实施内部停赛等处置。

张雷在短期内很可能不再出现在中超赛场上。

长春亚泰目前以16分积分垫底,保级形势十分严峻。

身前是16分的青岛海牛、17分的梅州客家和深圳新鹏城、21分的武汉三镇以及23分的河南酒祖杜康。

每个进球的得失、每场比赛的胜负都会对保级前景产生重大影响。

天津津门虎近期也多次遭遇误判情况。

第20轮对青岛西海岸的比赛中,杨帆的上半场进球因被裁定先犯规而被判无效。

赛后官方认定该进球有效,但比赛结果已无法更改。

中超的VAR使用和转播技术也受到质疑。

上海名记陈华曾吐槽中超转播镜头太少:“很多球的细节无法交代清楚。”

在亚泰与玉昆的比赛中,VAR并未给出正面回放画面,未能清晰展示接触瞬间。

保级队遭遇争议判罚早有先例。

2018年长春亚泰降级时,全年被漏判7个点球。

2020年石家庄永昌关键战遭遇体毛级越位判罚。

青岛海牛与天津津门虎的比赛中也出现过争议。

津门虎获得的点球判罚,现场机位只捕捉到模糊影像。

对比上赛季山东泰山对阵南通支云时,VAR用三个机位论证手球不存在,这次判罚没达到“清晰明显错误”标准。

中超裁判的执法一致性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类似的身体接触在不同比赛中可能得到不同判罚。

这让球队难以适应裁判尺度,也降低了联赛的公信力。

浙江队与天津津门虎的比赛中也出现错判。

浙江外援米特里策在争抢时抬臂击打天津球员杨帆面部,当时未吹罚犯规,VAR也未介入。

足协评议组最终认定米特里策的肘击属于严重犯规,应出示红牌。

对于长春亚泰来说,他们只能尽快忘记这场争议。

比赛结果已经无法更改,无论足协赛后如何认定这次判罚。

保级之路仍然漫长,每个积分都至关重要。

来源:小二谈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