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动全面解析:从技术跃迁到民生赋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16:44 1

摘要: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以人工智能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发布会,系统阐释“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定位、实施路径及民生价值,为这一国家级工程绘制清晰路线图。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以人工智能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发布会,系统阐释“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定位、实施路径及民生价值,为这一国家级工程绘制清晰路线图。

一、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技术范式的革命性跃迁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虽在表达风格上相似,但内核存在本质差异。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霍福鹏指出,互联网技术以“连接”为核心,通过信息传递实现效率提升;而人工智能则以“知识运用与创造”为突破口,推动生产要素重组、价值创造方式升级及社会治理模式转变,其变革性远超前者。

当前启动“人工智能+”行动的时机已成熟: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通用性显著增强,从特定场景任务向跨领域“举一反三”进化;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智能经济转型的客观需求,要求以人工智能为引擎重构产业生态。

二、三阶段目标:从重点突破到全面赋能

《意见》提出分三阶段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到2027年: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6大领域,实现人工智能与重点行业广泛深度融合,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初步构建开放合作体系。到2030年: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智能终端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极,技术普惠与成果共享成效显著。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支撑,推动生产力革命性跃迁与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

霍福鹏强调,三阶段目标旨在平衡技术不确定性与发展确定性,以动态路径确保行动落地见效。

三、落地路径:政策、项目、示范三管齐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铠麟表示,推动“人工智能+”需抓好三大方向、九项重点工作:

配套政策:制定行业实施方案,出台安全治理、人才培养等政策指引,加快标准建设以促进要素协同。重大项目:优化智算资源布局,发放“人工智能券”降低研发成本;建设行业共性技术平台,打通关键场景应用堵点;创新终端消费补贴模式,加速智能产品普及。示范引领:通过高价值场景示范与模式创新,形成可复制经验,推动人工智能向千行百业渗透。

四、民生赋能:工作、教育、生活、消费四大升级

“人工智能+”行动将深度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带来四大维度改变:

工作方式更智能:在矿山开采、高空作业等高危领域,人工智能将成为劳动者“搭档”,减轻负担并降低安全风险;同时通过技能培训激发就业活力,化解结构性失业风险。教育学习更高效:人工智能推动教育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智能学伴、定制化教育产品可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生活品质更美好: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智慧养老等应用将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在文化领域,AI助力创作中华文化元素内容,繁荣文化生产与传播。消费结构更优化: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等终端加速普及,构建全场景智能交互环境;AI与元宇宙、低空经济等技术融合,催生体验消费、情感消费等新业态,释放消费潜力。

“人工智能+”行动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发展模式的系统性重构。通过政策引领、项目驱动与示范带动,我国正加速构建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的新形态。未来,人工智能将如“水煤电”般成为基础设施,让科技成果惠及每一个人,最终实现“智能为人人,智能伴人人”的美好愿景。

来源:时空元宇宙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