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喜从天降,赵勇获王牌支援,世锦赛八强稳了,球迷沸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0 18:41 1

摘要:中国女排姑娘们的每一次起跳、每一声呐喊,正把这份“暖”酿成另一种期待:小组赛三连胜的捷报、小组头名晋级的笃定,还有8月31日18点要打的16进8对决(央视体育频道CCTV5会直播),让这个秋天,多了份“跟着女排一起拼”的劲儿。

中国女排姑娘们的每一次起跳、每一声呐喊,正把这份“暖”酿成另一种期待:小组赛三连胜的捷报、小组头名晋级的笃定,还有8月31日18点要打的16进8对决(央视体育频道CCTV5会直播),让这个秋天,多了份“跟着女排一起拼”的劲儿。

一、赛场捷报:小组赛里的“每一分都较真”

这次世锦赛小组赛,中国女排没打什么“碾压局”,但每一场赢球,都藏着“抠到细节”的认真。

首战对阵非洲球队,吴梦洁那记斜线扣杀我记特别清——她助跑时辫子甩得厉害,起跳后胳膊抡成一道弧,球“啪”地砸在对方场地边线,对手连伸手的机会都没有。下场时她跑向赵勇教练,手掌递过去击掌,我才看见她球衣后背的汗渍,早晕成了一大片。

次战遇到欧洲劲旅,第三局胶着到22平的时候,庄宇珊扑在地上救球——膝盖“咚”地磕在地板上,她没顾上揉,爬起来就喊“防直线!”,声音都有点哑。后来球救回来了,队友们围着她拍肩膀,她才咧嘴笑,露出两排小虎牙。

最后一场锁定小组头名,王媛媛和高意的双人拦网太提气了——对手的强攻过来,两人同时起跳,胳膊架成“小伞”,球“嘭”地被拦在对方场地,替补席瞬间炸了:李盈莹跳起来鼓掌,手里的毛巾都甩飞了,连平时严肃的赵教练,都忍不住挥了挥拳头。

三场连胜,不是“运气好”,是姑娘们一分一分磨出来的:进攻端扣杀成功率稳在58%,防守端拦网得分比上届多了12次。赛后复盘时,赵勇拿着战术板,指着上面的红点说:“现在跑位越来越顺,吴梦洁的斜线、庄宇珊的后排,能串成一串了——这比赢球更重要。”

接下来要碰法国女排,纸面实力确实占优:世界排名第4对第14,最近两次交手都是3:0赢的。但赵勇在训练里总把“别想过去”挂在嘴边:“法国队淘汰赛爱提速,她们的2号位快攻得盯着,咱们一个发球失误,都可能让人家起势。”这话实在——淘汰赛一场定输赢,哪有什么“稳赢”,只有“认真打”。

二、阵容底气:五大王牌的“背后功夫”

球迷说现在的女排有“五大王牌”,可我看,每个王牌的“厉害”,都是练出来的。

吴梦洁的发球是“杀招”,可她每天都提前半小时到训练馆,对着墙壁练抛球——有时候抛高了,有时候抛偏了,她就捡起来重新抛,嘴里还念叨“再准点”。有次我路过训练馆,听见她跟陪练说:“要让对手接发球就慌,一慌就容易失误。”

庄宇珊的后排保障像“定海神针”,小组赛后排起球成功率超80%。但她训练后总不先走,拉着队友练“一传垫球”——胳膊练得酸了,就用冰袋敷一会儿,敷完接着练。她说:“后排是第一道防线,我要是漏了,队友就难打了。”

李盈莹现在状态没到最佳,可每天训练结束,她都要加练20分钟扣杀。训练馆的灯都关得差不多了,就剩她那块场地亮着——陪练把球喂到不同位置,她一次次起跳、扣杀,汗水滴在地板上,晕出一小圈一小圈的印。赵教练说:“她在攒劲呢,淘汰赛肯定能冲出来。”

副攻线的王媛媛和高意,这次真是“惊喜”。小组赛最后一场,王媛媛单场拿了8次拦网得分,赛后她跟高意互相按摩肩膀,高意说:“刚才有个球我跳早了,多亏你喊‘慢’。”王媛媛笑着回:“下次你喊‘左’我再往左跳,咱们再默契点。”就是这样的配合,让女排的拦网成功率比上届高了15%,成了实打实的“防守盾牌”。

现在的女排,进攻时有人能“一锤定音”,防守时有人能“拦住强攻”,难怪山西球迷在社交平台说:“不盼着‘稳赢’,就盼着看姑娘们拼得酣畅!”

三、女排精神:不轻视,不松劲

“别掉以轻心”这四个字,最近在女排训练馆里听得最多。

赵勇特意找了法国队最近的比赛录像,在会议室放给队员看——屏幕上法国队的快攻来回跑,他就用红笔圈出“2号位”:“她们淘汰赛爱从这儿突破,咱们的拦网得提前预判。”有队员举手问:“要是她们变战术呢?”他说:“那就变回来——咱们练的就是‘见招拆招’。”

吴梦洁还故意在训练里“找虐”——让陪练先得5分,自己再追。有次追到9:10的时候,陪练扣了个狠球,她没拦住,就拍了拍地板:“再来!”后来追平的时候,她喊得嗓子都哑了,队友们在场边喊“加油!”,声音比她还大。她说:“提前适应这种‘紧’,真到赛场才不会慌。”

庄宇珊跟队友们定了个小规矩:少喊“没问题”,多喊“再防一个”。她说:“‘没问题’容易松劲,‘再防一个’才会一直绷着——女排的拼,就是拼到最后一个球。”

其实这就是女排精神啊——不是“赢了就骄傲”,而是“赢了还能找不足”;不是“靠天赋吃饭”,而是“靠认真补短板”。训练间隙,李盈莹跟队里的小队员说:“我刚进队的时候,老队员教我‘别想赢多少,先想少输多少’。现在我想告诉你们,每一个球都要拼,拼过了,就不后悔。”

四、家国同频:山西球迷的“一起加油”

国庆前夕,太原的球迷早把“女排热”烘起来了。

我家楼下的社区公告栏,贴满了女排的海报——有吴梦洁扣杀的瞬间,有庄宇珊救球的样子,大爷大妈路过就凑着看,有位张大爷还带着孙子说:“你看这姐姐们,打球多拼,你上学也得这么认真。”

高校食堂里更热闹,太原理工大学的学生们约好“31号晚上一起看直播”——有人带了小马扎,有人准备了小国旗,食堂还特意挂了“为女排加油,为祖国喝彩”的横幅。有个学生说:“国庆要到了,看女排赢球,比吃国庆面还开心!”

就连我常去的便利店,老板娘都在收银台放了个“女排加油”的手绘牌——她说:“我女儿是吴梦洁的粉丝,天天跟我说‘妈妈,咱们到时候一起看球’。”

其实球迷要的从来不是“必须赢”,是想看到姑娘们“不放弃”:看到吴梦洁扣杀没成,还能笑着跟队友说“再来”;看到庄宇珊救球摔了,爬起来还能喊“防直线”;看到大家落后了,还能围在一起喊“加油”。这些样子,跟国庆里“奋斗”的劲儿,不正是一样的吗?

距离国庆还有一个多月,迎泽大街的国旗会越挂越多,女排姑娘们的比赛也越来越关键。

来源:聆听流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