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岳池法院:驻村日记|安得青禾倚闲月,石马山下是吾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4 11:05 2

摘要:2023年9月,我来到岳池县顾县镇西部青翠葱茂、风光迤逦的石马山脚下,担任龙马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从驻村第一天起,我便安心扑下身子,以村为家,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从沟底到寨头,从平坝到林间,为老百姓干实事、解难题、谋发展。

作者|尹金光

2023年9月,我来到岳池县顾县镇西部青翠葱茂、风光迤逦的石马山脚下,担任龙马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从驻村第一天起,我便安心扑下身子,以村为家,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从沟底到寨头,从平坝到林间,为老百姓干实事、解难题、谋发展。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情况复杂,这对基层干部来说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考验,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复杂的环境,越能磨炼一个人的心志、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修养。只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让村民富起来,让乡村美起来,老百姓才能真正相信你、认可你、把心里话掏给你。

基础设施:但使阡陌接晴云

本村四组位于石马山半山腰,与沟底相对海拔近百米,上山之路草深林密、坡陡弯急,部分路段电瓶车无法派上用场,只能靠步行。甚至夏天暴雨形成的山洪冲毁部分路基,村民出行安全受到威胁。为了解决村民的出行难,我将该组约400米公路建设作为议题提交驻村帮扶工作例会研究讨论,并在组织生活会上向党支部做了汇报。

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此事的妥善解决迎来了曙光。

随着田土调型、路基加宽及生产道路建设实施,原来几个主要院落的入户便民路被一条农业生产道路取代,山洪流经处敷设了稳妥的水泥涵管,路面铺就细石,电瓶车及常用汽车通行顺畅,不久将完成全路段的水泥硬化。

近两年,全村共实施建设村级公路、农业生产道路、入户便民路1800余米,泄洪排水水沟及涵管2300米,便民桥2座,山平塘(整治)5座,公共照明路灯80盏,垃圾投放点12个,公共巴士招呼站3个,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全村基本实现了路不带泥、沟不积水,暴雨无忧、夜行无碍,村民自种自养的农产品,能在第一时间从农家院落和田间地头走向外面的世界。

产业发展:宜将莺啼和鸾音

龙马桥村由两村合并而来,地势西高东低。东面是低缓开阔的平地,多年以来形成了水稻种植格局;西面是险峻挺拔的大山,山腰的坡地宜栽种旱地作物。全村户籍人口1908人,在家不足三成。

为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加村民收益,在政策范围内,村党支部几次牵头将村民土地对外流转,平坝水田种植水稻,山间坡地则栽种佛手、黄柏、丹参、黄精等经济类中药材。

2025年初,经过多方联系业主,村党支部准备将两个村民小组的合计500亩土地打包出租。村民代表大会开过一次又一次,难以形成统一意见,主要问题在于部分土地所有人常年在外,意见难以搜集统一,其次村民们担心如果土地租赁期限过长,会面临业主弃地跑路的风险。经过多次与业主磋商,反复与村民沟通,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并得以落实:第一轮土地租期三年,租金按年给付,合同签订生效后第二天即将第一年租金全额支付给村民。

近两年,全村对外流转土地约2000亩,不但提高了村民的土地收益,还常年为本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仅凭土地流转一项,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万元。

庭院经济:不弃樗材缀柳帘

今年四十出头的杨辉是本村一名返乡创业人员,在经过前期仔细的市场调查之后,他将目光投向了肉牛养殖。确定好圈址,杨辉将房前屋后弃置多年的荒地全部开垦出来,种上养牛的专用牧草——皇竹草。

牧草生长至盛期,高三米有余,似一道翠绿的屏障。

每天,杨辉忙碌在割草喂牛——清理牛圈——粪肥浇草的生产养殖一线。几年过去了,杨辉的养牛规模实现了黄牛30头的存栏量,年收益也达到十万元。

在本村进行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并无很多,但杨辉的成功经验带给大家一个启示:注重学习,踏实肯干,持之以恒,在偏远的农村也能实现勤劳致富。我将杨辉的事迹总结出来,作为正面典型在全村广泛宣传,带动村民不等不靠,利用现有条件发展庭院经济。

引导有养殖技术和能力的村民积极开荒种地,发展生猪养殖,实现饲料自给自足;帮助村民扩大家禽养殖规模,联系帮扶单位常年收购禽类蛋类,积极开展消费帮扶;结合乡风文明建设“一榜两评”,动员村民在院坝四周空地栽种桔树、李树、桃树、枇杷、柚子等经济林木,逐步实现经济收益与环境美化双赢;鼓励有干事创业热情的年轻人利用电商平台和网络自媒体,将农家自产的蜂蜜、中药材及竹篾产品对外销售。

目前,除杨辉外,全村年出栏生猪1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4户,养鸽大户4户,养蜂大户1户,地道的农家特色产品常年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收益。

党员干部:且以寸心报春晖

在村里,化解矛盾纠纷、和谐邻里关系也是我的重要工作内容。

蒋里与张月是邻居,双方因为一些琐事,积怨已久。去年底,蒋里在村里自建新房,需借用一段集体便民路暂时堆放建材,张月担心其可能借机将自己通行所需的公共道路长期占为己用,大闹施工现场。我闻讯第一时间赶往事发之地。

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将当事人劝至一处,平息了双方恶语相向的激动情绪,为其仔细厘清事情脉络,分析争论焦点,权衡各自利弊,结合政府的土地政策宣传,为两家划清了个人领地和公共道路的界线。后又经过两次上门服务,为两家人落实了土地调换、树木补偿、道路恢复等后续工作,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化解纠纷是我与村民交往的方式之一,在落实季度遍访村民的工作要求中,本着真诚、友好、服务的初心,我爬坡上坎、走村入户,与老百姓拉家常、交朋友、诉心声,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有时候,村民及其亲人朋友遭遇电信诈骗、离婚纠纷、借款还贷、诉讼庭审以及涉嫌违法犯罪等,他们都愿意主动联系我、咨询我。在工作中遇到矛盾纠纷和其他问题,我的司法工作经验就派上了用场,释法明理、答疑解惑,能让老百姓在权益纷争中少走些弯路。

在龙马桥村,抬头见绿,信步为家。每到夜晚,我独自漫步在村头小路,田间的风带着淡淡的稻禾与野草馨香扑面而来,皎白的月光轻轻洒下,空气里带着家的宁静与温柔。

责编:陈莉

来源:首条动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