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引领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丨走在前 挑大梁 · 海上新山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0 22:21 1

摘要:国内首座工厂化全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近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并网发电。项目装机容量7.5兆瓦,预计年发绿电近1000万千瓦时。不同于以往,这座电站创新采用浮式材料,无需打桩、不惧潮汐,始终轻盈漂浮于碧波之上。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30日讯山东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的引入和培育,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国内首座工厂化全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近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并网发电。项目装机容量7.5兆瓦,预计年发绿电近1000万千瓦时。不同于以往,这座电站创新采用浮式材料,无需打桩、不惧潮汐,始终轻盈漂浮于碧波之上。

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电仪中心副经理赵尊鹏告诉记者:“维护起来比这个桩基式的要方便很多,检修通道人直接可以在上面走,光伏组件包括逆变器很轻松就能够得到。”

不仅如此,漂浮式光伏投资成本比桩基式降低10%,而发电效率却高了5%。未来,这里将建成36兆瓦海上光伏项目,每年可以发电50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万吨,相当于多植树220万株。而光伏发出来的电,就地用来制氢,解决了新能源的消纳问题。

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管理高级专家梁峰介绍:“去年的12月份,我们组织中国石化的大连研究院,开发成功了海水制氢技术,光伏电站产生大量的绿电,作为海水电解制氢的能源,然后把绿电转化成绿氢。”

目前,山东正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和海上光伏基地。向海要绿电,离不开上下游产业链的支撑。 眼下,在中加特电气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兆瓦级水下变频调速一体机进行测试,它是海底电缆施工机器人的动力源。

青岛中加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检验工程师肖麟钧:“具体模拟了我们的设备在深海500米以下五兆帕压力的一个工作环境,它包含了这个设备的耐腐蚀性、耐压性以及设备在海底带电作用的一个状态。”

海洋环境复杂多变,中加特的稀土永磁变频调速一体机,将传统驱动系统变压器、减速机等五台设备实现的功能,由一台设备来完成,体积仅是原来的六分之一,综合节能20%以上,在海底作业可靠性更高。

青岛中加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承林说:“传统的电机设备转速是每分钟1500转,负载转速只有每分钟几十转,有一个转速差。我们把国家在稀土资源,还有技术方面的这种先进成果,我们集成到这种一体机的设计当中。稀土永磁的技术就可以做到把电机的转速降到每分钟几十转,和负载的转速可以完美匹配。使原来在一个空调房里工作的设备,使它能够长期可靠地工作在这种恶劣环境下。”

这款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海工装备、船舶、港口等领域,全国投入运行的几千台设备,综合节能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500万吨。

以海洋电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加快成长,为山东海洋经济注入活力。2024年,山东海洋经济突破1.8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比上年增长6.1%,海洋经济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3.9%。15个主要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8068.6亿元,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