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禾下乘凉梦”在温州成真!2.1米高巨型水稻震撼登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0 14:55 1

摘要:不少网友惊叹,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在温州真的实现了!这片巨型水稻,种植面积有300亩,是瓯海强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种的,预计9月底开镰收割,每亩能产600到800公斤稻谷,比普通水稻增产20%左右。

最近,温州瓯海潘桥街道屏山村的试验田里,长出了一片巨人水稻,最高能长到2.1米,比一般人还高。

不少网友惊叹,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在温州真的实现了!这片巨型水稻,种植面积有300亩,是瓯海强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种的,预计9月底开镰收割,每亩能产600到800公斤稻谷,比普通水稻增产20%左右。

这种巨型水稻可不简单,除了个头高、产量高,还有不少优点。它的茎秆粗壮,根系深达60厘米,差不多有一张课桌的高度,比普通水稻的根扎得深一倍,就算刮大风也不容易倒,抗倒伏能力强,还耐淹涝,病虫害也少,而且,目前正处于抽穗、扬花授粉期。

而且,稻穗硕大,颗粒饱满,单穗最高实粒数能达到500粒左右,相当于普通水稻穗粒数的2倍多,沉甸甸的全是稻粒。

这么高的水稻,还为生态种植带来了新玩法。水稻下面能养鱼、养虾、养鸭、养鳖,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据了解,巨型稻—青蛙—泥鳅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生态效益比普通水稻种植增加了10倍多。

其实,瓯海强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去年就引进超级水稻试种了5亩,今年扩大了试种面积。相关负责人邵丽肖说,浙江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合种超级水稻。

这也是科技赋能农业的成果,让温州乐清市连续三次获评全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县,缓解了耕地资源短缺的问题。

在瑞安市的海水稻东南沿海示范基地,今年新引入的水稻品种浙1831在沿海盐碱地试种表现也很出色,在3‰盐碱度的土壤里,平均亩产仍能达到500公斤 ,远超去年种植的其他水稻品种。

不过,巨型水稻想要大规模推广,也还有些难题要解决。前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播种和收割环节也比较困难,配套养殖模式也复杂,对技术和人力要求较高,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广泛种植。

但不管怎么说,温州种出2.1米高巨型水稻,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一大突破,也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新思路。

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未来我国的农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粮食产量越来越高,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也会更有底气!

大家对巨型水稻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月色下静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