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7日,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10%至50%所谓“对等关税”的政策正式生效。美国频频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给美国经济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引发美国各界担忧与批评。
今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所有国家进口商品统一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欧盟、日本等16个经济体加征20%至49%的差异化关税。
8月7日,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10%至50%所谓“对等关税”的政策正式生效。美国频频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给美国经济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引发美国各界担忧与批评。
美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所报告显示,美国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92.5%由美国消费者和进口商承担。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追踪亚马逊、沃尔玛等平台230种商品线上价格数据发现,自今年3月2日以来,约29%的商品价格上涨,平均涨幅接近6%,涨价商品涉及洗碗机、烤面包机、珠宝、智能手机、跑鞋等众多品类。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莱因施表示,供应链会因关税政策进行部分重组,产业链会出现新的平衡。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称,根据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估算,这些关税将导致美国每个家庭年均支出增加高达2400美元左右,服装与鞋类价格短期内可能分别上涨38%与40%,汽车、药品、电子零件等商品亦受波及,企业成本飙升,对工人薪资与就业市场构成压力。
美国汽车行业受关税冲击严重。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公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关税相关成本造成的损失高达8亿美元,导致公司自2023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
通用汽车的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因关税损失11亿美元。旗下拥有克莱斯勒等多个美国汽车品牌的跨国车企斯泰兰蒂斯报告称,因关税损失3.5亿美元。
三家巨头预测,2025年关税将给美国汽车业造成总计70亿美元的利润损失。美国“汽车与驾驶者”网站报道认为,汽车行业的顶级高管们都在警告,未来行业将面临艰难时期,产品价格也将随关税上涨。
美国其他行业的本土企业也在遭受冲击。埃默拉尔德包装公司总部位于加州,专门生产农产品包装。由于生产原料和设备要从印度、巴西、墨西哥、德国等多个国家进口,这家美国公司正在遭遇高关税带来的生产危机。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凯文・凯利表示,原本300万美元的德国印刷机突然贵了15%,公司不会购买设备,也不会招聘员工,一旦形势明朗,将全面提价,预计到秋天超市农产品区的价格就会开始上涨。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冷却美国劳动力市场,企业观望情绪浓厚,就业岗位增长疲软。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已出现明显降温迹象。美国2025年7月失业率升至4.2%,新增就业岗位仅7.3万个,远低于预期。
5月和6月数据更被大幅下调25.8万个岗位,企业招聘率跌至七个月最低,劳动者因担忧找不到工作,离职率降低至2%。会计师事务所安永首席经济学家格雷格・达科指出,政策不确定性和关税导致通胀,正在更加明显地拖累经济活动。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意在通过关税税率谈判,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方面迫使其他国家降低对美关税,另一方面要求这些国家增加对美投资以及增加对美产品的采购,以此多管齐下,形成一股有助于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推力。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面临重重困难。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近期,欧盟、日本和韩国在与美国达成关税协定时,分别承诺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5500亿美元和3500亿美元,总额达1.5万亿美元。但该网站指出,这些投资能在多大程度上兑现,还是未知数。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为528亿美元,而投资意向金额高达1831亿美元。自2022年以来,投资意向金额与实际投资额之间一直存在巨大差距。来自海外的巨额投资承诺最终可能沦为“空头支票”。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还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美国的贸易伙伴纷纷采取反制措施,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美国对全球所有产品的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升至20.11%,大幅高于年初的2.44%。如此高的关税水平势必导致有实力的贸易伙伴的反制,目前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南非等经济体均表示反对美国做法。
美方做法势必形成“以牙还牙”的贸易战恶性循环,扰乱全球经贸秩序。
美国频频实施经贸保护主义措施,挥舞关税大棒,构筑小院高墙,将经贸议题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加剧逆全球化危机,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不仅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也让美国国内各界怨声载道。美国政府应认清形势,摒弃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做法,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贸易问题,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来源:脑瘤科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