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马斯克成立「巨硬」针对微软?机器人界最强大脑出世|混沌AI一周焦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20:33 1

摘要:纲领旨在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旨在通过系统性布局,将AI打造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划重点:这几条消息重点看!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六大领域八项支撑,全面推进产业变革

英伟达正式发售Jetson Thor,机器人界的“最强大脑”是什么样?

热本周AI商业焦点必读

(2025.8.21-8.27)

「重磅消息」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六大重点领域全面推进,终于等到你!

纲领旨在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旨在通过系统性布局,将AI打造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1.核心基调与定位

行动计划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利用我国在数据、产业规模和应用场景上的独特优势。整体策略强调前瞻规划与系统布局,并根据不同行业特点精准施策,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开放共享。重点将在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及全球合作六大领域发力。

2.路线图与目标

➡️到2027年,实现AI与六大重点领域的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的普及率超过70%。

➡️到2030年,该普及率将超过90%。

➡️到2035年,推动中国全面迈入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的新阶段。

3.六大核心行动领域

科技创新:推动“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

产业升级:加速产业智能化发展。

消费提质:用AI提升消费品和服务的质量。

民生福祉:让AI技术惠及更多民生领域。

治理现代化: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全球合作:积极参与全球AI治理,倡导普惠共享。

4.用户应用层:服务与产品双轮驱动

在应用层面,计划将同步推动服务和产品生态的发展。一方面,打造以智能助理为代表的“服务新入口”;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与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最终构建一个无缝衔接、一体化的全场景交互体验。

5.技术供给层:八大关键支撑

模型能力:提升基础大模型的核心能力。

数据供给:创新数据资源的供给与利用方式。

智能算力:统筹规划全国的智能算力资源。

应用环境:建设国家级AI应用测试基地和行业共性平台,推广“模型即服务”(MaaS)等新模式。

开源生态:积极构建和维护开放共享的AI生态。

人才队伍:加强AI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政策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

安全能力:建立包容审慎、分类分级的安全监管框架。

6.产业落地路径

计划鼓励企业将AI深度融入自身的战略、组织和业务流程中,积极发展“智能原生”的技术、产品与服务,培育一批核心的智能原生企业。在工业领域,将推动AI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的全链条落地,并强化工业软件、智能装备以及供应链的协同发展。

7.落实机制

为确保行动顺利推进,将坚持党的统一领导,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则需因地制宜,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并通过示范推广和宣传引导,凝聚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原文及更多解读请查看下方链接

推荐阅读:

官方链接:

2025年8月27日

「模型能力」谷歌最强图像模型发布!一张图3毛钱,直击PS腹地

谷歌发布最新图像模型 Gemini 2.5 Flash Image,在全球图像生成测试平台LMArena上横扫500万场对战,以历史最大优势登顶,打破OpenAI等竞品纪录。它能保持角色一致性、用一句话快速改图、拥有丰富常识、还能融合多张图像——从“换背景”到“换装”,都能一键搞定,效果极其自然。

更震撼的是:单张图仅需约0.04美元(不到人民币3毛钱),普通用户也能低价享受顶级图像能力。有网友表示“PS要下岗”,行业人士也称这是“图像AI商业化拐点”。

四大能力:角色一致性、提示改图、原生世界知识、多图融合

成本优势:3毛钱一张图,价格压制OpenAI等对手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26日

由阿里系老兵创立的跃然创新(Havivi),发布了与奥特曼联名的CocoMate系列AI毛绒玩具,首批推出迪迦和赛罗两款。这款玩具内置了端到-端语音模型和4G网络,响应速度快至800毫秒,并配备NFC功能以解锁互动剧情。公司已完成由中金、红杉中国等投资的2亿元A轮融资。其创始人明确,公司将坚持“IP是玩具的灵魂”这一理念,通过“头部IP授权”与“艺术家签约”并行的方式,构建长期的情感价值壁垒。

原文链接:

「AI大脑」黄仁勋给所有机器人的礼物,英伟达Jetson Thor开售!

英伟达正式发售Jetson Thor,将“服务器级”的AI算力直接赋予机器人终端。该平台专为人形及通用机器人设计,能在边缘侧高效并行处理多个AI模型,从而实现更流畅的实时对话、更稳定的多传感器融合与更强的自主决策。借助Isaac、GR00T等完整的软件栈,开发者可以打通从云端到边缘的统一部署流程。包括宇树、优必选、波士顿动力在内的多家头部企业已开始集成,其中中国厂商占据重要比例。此举旨在加速机器人“训练—仿真—部署”的闭环,推动“物理AI”时代真正到来。

定位:把数据中心级能力下沉到机器人端,面向物理AI与通用机器人。

能力:边缘侧可并行多模型推理,统一栈支持开发→仿真→部署全流程。

生态:宇树、优必选、联影、波士顿动力等首批采用,国产厂商占比高。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25日

马斯克已启用名为“巨硬(Macrohard)”的新公司,并将其定位为一家纯粹的AI软件公司。核心构想是利用多智能体技术,从代码、设计到交互全链路,以AI模型重构传统软件产品。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与xAI及其算力项目紧密相关,标志着马斯克意图用AI的方式再造微软的软件生态,是一场直接的技术与商业模式挑战。

原文链接:

「应用场景」微信隐秘上新:AI播客灰度登场,快讯变“能听”的新闻流

微信正在灰度测试一项名为“听快讯”的新功能,该功能由微信与混元大模型联合支持,可将官方新闻稿自动改写并生成为双人对话形式的AI播客。与传统的机器朗读不同,其播报风格更接近真人,语感自然,降低了信息获取门槛。微信选择“快讯”作为首个试点场景,是由于其语料标准化、风险低,适合AI语音应用的初步落地。这不仅革新了新闻的消费方式,也预示着微信将在AI语音领域加速布局。

原文链接:

「产品发布」爆款工厂上线!Video Ocean视频Agent产能提速10倍

Video Ocean 推出的视频智能体,正在把“拍视频”变成“说一句话”的事。创作者仅需输入一句话,AI便能在数分钟内自动完成分镜设计、画面生成、配音及字幕等全套流程,产出完整影片,效率相比传统模式提升近10倍。区别于仅能生成单一镜头的AI工具,Video Ocean致力于直接输出“完整作品”。同时,该智能体还能持续学习并记忆创作者的风格,使内容更具个性化。这一技术突破极大地降低了视频制作门槛,让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导演。

原文链接:

「产品发布」腾讯发布VISVISE!动画补帧4秒出片、效率飙8倍

腾讯游戏在科隆Devcom大会上发布了面向游戏创作的AI解决方案VISVISE。其中包括MotionBlink工具,可根据少量关键帧快速补全动画序列,仅需4秒即可生成200帧动画;以及GoSkinning工具,能全自动为3D模型进行蒙皮处理,效率极高。这些工具已作为插件集成到Maya等主流软件中,并在《和平精英》等项目成功落地,有效减少了美术团队的重复性劳动,显著提升了开发与迭代速度。

原文链接:

拓展阅读:

2025年8月24日

「产业应用」东盟赛道燃爆!1026队角逐广西AI跨境电商决赛

“面向东盟AI+跨境电商”大赛社会赛道决赛于广西南宁落幕。本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中国31个省份和10个东盟国家的1026支团队参赛,旨在通过“小切口、深应用”的模式,推动AI技术解决跨境电商在选品、营销、客服、物流及风控等环节的实际痛点。赛事聚焦产业应用,旨在挖掘能让全球购物更便捷的创新方案。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23日

「AI Agent」Agent真香但上岗难:AI员工迟迟未现的5大痛点

尽管“AI员工”概念热度持续,但其大规模落地仍面临五大瓶颈:对话的实时性和打断机制不成熟;难以周全地预设所有工作场景的边界;意图理解与澄清能力不足;知识库更新滞后;以及缺乏处理复杂博弈与权衡利弊的能力。业界建议,当前阶段应从“局部替代”和“人在环路(Human in the Loop)”的模式切入,先让AI像“实习生”一样在可控的小闭环中迭代,逐步验证后再扩大其自主权,而非一步到位地替代核心决策岗位。

原文链接:

本周核心趋势解读

紧跟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深挖垂直场景机会。

宏大的国家战略为产业划定了方向,但真正的商业机会隐藏在具体的细分场景里。创业者不应追求大而全,而要将政策利好与自身熟悉的行业深度结合,找到能够快速落地、解决具体痛点的切口。

巨头碾压下,工具型创业需两极化生存

面对谷歌等巨头的成本优势和生态壁垒,通用工具市场已成红海。创业公司必须做出选择:要么构建平台生态,要么深耕特定垂直行业,提供巨头无法比拟的专业深度与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视觉AI技术进化,机遇从消费娱乐转向产业纵深

AI视觉技术已超越娱乐应用,正向工业设计、医疗影像、建筑等专业领域渗透。真正的价值洼地在于利用多模态能力,解决特定行业的复杂设计与分析难题,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而非停留在表层应用。

“AI员工”落地难,采纳“实习生模式”是务实路径

直接用AI替代成熟岗位风险高、难度大。更务实的做法是,先将其定位为辅助人类的“实习生”,在真实但可控的业务闭环中处理局部任务。通过“人在环路”的模式不断迭代优化,逐步扩大其自主性。

硬件基石已定,“物理AI”的产业链机会开启

英伟达等巨头定义了机器人大脑的硬件底层,这恰好为产业链上下游打开了新窗口。国产厂商的机遇在于利用这些强大平台,专注于开发创新的机器人应用、核心零部件和场景解决方案,在生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本周AI‘瓜田’速递完毕!

️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就是你AI信息战的「前线侦查员」——只筛干货,只报重点,专治时间不够、焦虑跟不上的痛点!

每周10分钟,get一周AI重点。让你用最小时间成本,始终站在AI商业机会的最前沿。

关注「混沌AI研究中心」,持续为你精准输送弹药,决胜未来!

来源:混沌学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