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明明很低俗,当年却火得一塌糊涂,如今这些歌越听越不对劲

B站影视 2024-12-01 00:19 2

摘要:当日座谈会上,这些资深音乐人一锤定音,发起了一份关于"倡导网络音乐健康发展"的提议书。这份提议书如同一记惊雷,在当时的音乐圈引发了热烈反响。

2007年中国流行音乐圈最尴尬的一天当属"抵制网络歌曲低俗之风"座谈会的召开。

那天,几位德高望重的音乐前辈坐在会议室里,脸色越来越难看,因为他们正听着一首当时红遍大江南北的歌——《那一夜》。

那一夜,我深深地伤害了你,你的脸上充满了泪水。

这首歌曲,简单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当年可是连“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富城都打败了,甚至还入选了“内地音乐100首金曲”。

然而,如今却成了这场座谈会上被重点批评的对象。

一位老前辈忍无可忍地说:"这也叫音乐?这歌词到底在暗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听什么啊!"

对啊,这歌词初听没什么问题,但仔细品味,发现表述的爱情故事似乎模糊化了一些,暧昧的措辞及模棱两可的情节让人联想出许多可能性。

当日座谈会上,这些资深音乐人一锤定音,发起了一份关于"倡导网络音乐健康发展"的提议书。这份提议书如同一记惊雷,在当时的音乐圈引发了热烈反响。

面对各方质疑,《那一夜》的创作者谢军坐不住了,他立即进行了解释:"这个歌曲所描绘的是年轻男女在恋爱过程中相互纠缠的感情故事,与'一夜情'没有任何联系。

但这个解释来得太晚了。

或许谢军也没想到,他当初为了让歌更吸引眼球,故意写得含糊其辞的创作手法,最终成了给自己挖的坑。更讽刺的是,他后来还想借着这股东风,接连推出《又一夜》、《再一夜》,想凑一个"夜的三部曲",结果可想而知 —— 网友们早就不愿意买账了。

这场座谈会就像一面照妖镜,它不仅暴露了《那一夜》的问题,还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那些年在网上爆红一时的歌曲。

人们从歌词、旋律、创作初衷以及传播效果等多方面来审视,这才发现当年自己追捧的神曲,如今听起来竟然如此让人觉得脸红。

这次座谈会之后,谢军的音乐事业开始走下坡路,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线。然而,他只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那些年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网络歌手,正在经历着从神坛跌落到泥潭的过程。

他们可怜吗?确实,但这何尝不是一次必要的行业净化呢?毕竟,真正的音乐,并非仅仅靠博人眼球、蹭热度就能走得长远的。

正如那句话所说: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那些年的歌听起来越来越不对劲,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审美水平在提高,对音乐的要求也趋于严格。

人们认为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元年,因为这一年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了,特别是音乐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门槛降低了,人们不再需要通过专业音乐学院或者录音棚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只要有才华,有创意,每个人都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

你看看刀郎、胡杨林、欢子,哪一个不是依靠互联网红起来的?尤其是胡杨林,她从校园乐队到演艺圈,这种经历简直就是网络时代音乐人的标准剧本。

2004年,一首《老鼠爱大米》红遍全国,担任和声的胡杨林也跟着走红。她趁热打铁,迅速签约了公司,发布了自己的专辑。

这一切,仿佛都是一个完美的励志故事的开端。

谁能想到,正是专辑的主打歌《香水有毒》成了压垮她事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嗅觉犯的罪。"

"她的美丽,不应被你发现,我会擦去所有痕迹,陪你静静睡去。"

这首歌那时候可是红到发紫,并在2007年获得了“最受欢迎手机铃声奖”。手机铃声是个大市场,能获奖就说明这歌火到不行。

可即便如此,仔细琢磨一下这歌词,总感觉有点别扭。

大S那首《爱你爱到死》堪称年轻人的教辅之神作,这首歌在2001年问世时,其大胆的歌词与强烈的演唱方式震撼了所有人。

"我可以帮你除掉你痛恨的人,而且就算是你的屎,我也可以毫无顾忌地吃下去。"

没错,你没看错,这歌词真的很硬核!这还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清纯可人的大S写的吗?据说是她在迷恋具俊晔的时候创作的,这得有多痴迷啊,直接把偶像滤镜拉满到了极限。

为什么这些歌在当时火了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传播速度的提高。那个时候,人们都在追求新鲜感,只要歌曲足够洗脑、足够出位,无论歌词多么离谱,都有可能火一把。

但考验也显而易见,这个所谓的成功实际上带来的却是种种问题。胡杨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旦《香水有毒》这首歌走红后,她的事业就开始下滑。

这种被人打上"低俗"标签的事情,一旦出现,就几乎难以摆脱。

说到底,互联网时代的音乐淘金热,就像是一场豪赌,赢了可能让你一夜暴富,输了可能让你万劫不复。讽刺的是,有时候你根本无法预测下一首歌是会成为神作还是被遗忘。

这些网络歌手的经历给我们启示:走红得快不如走红得久。在多年后回头听自己当初为了博取关注而创作的歌词,只会让人感到尴尬。

真正的音乐创作,一定要符合良心标准,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对于这些网络歌手的没落,我心中充满了辛酸和无奈。

还记得刚才提及的谢军吗?在《那一夜》火爆之后,他误以为自己找到了成功的制胜法宝。"既然大家都喜欢这调调,那就多来几首吧!"于是,紧接着《又一夜》、《再一夜》横空出世,被称为"夜的三部曲"。

这就是想再吃一波红利,可惜网友们早就看透了。胡杨林的经历令人唏嘘。从《老鼠爱大米》的和声,到《香水有毒》的主唱,本来是个完美的上位故事。可惜这首歌虽然拿了"最受欢迎手机铃声奖",却也给她贴上了"低俗"的标签。

再来看看王麟,他所演绎的《伤不起》曾荣获"中国流行音乐金榜十大金曲"的奖项,风靡大街小巷,人人都能随口哼唱出其中几句。"我要送你一辆跑车,希望夜晚能和你私语,不再怀疑我对你的爱有多深。"

啧啧,这歌词写得就像是一个“渣男语录”的合集。没过多久,王麟就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了。曾经创作出《QQ爱》的专业歌手就这么不知所踪了。为何这些歌手都选择了保持沉默?说到底就是两个字:转型。

这些网络歌手的没落都有着相似的剧本:首先,为了吸引眼球,他们会创作一些劲爆的歌词;然而,当他们走红后,这些歌词却反过来伤害了他们;当他们想要转型时,却无法摆脱之前的标签;最后,他们只能选择默默离开。

毕竟,流量与口碑的矛盾往往无法两全。曾在流量时代写下的歌词,现如今看来像是个笑话。但这个笑话的背后,却是多少歌手对音乐梦想的破灭。从这些网络歌手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音乐创作不能只关注眼前的热度。如果三观不正,再大的流量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如今的音乐市场,网络歌曲的数量依旧多如牛毛,但值得庆幸的是,人们对歌词内容的关注度也在提升。这些前车之鉴,多少都让后来人有所受益。

说到蹭热度,2010年无疑是个具有标志性的年份。那会儿电视剧《蜗居》正火爆,"小三"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位歌手看准了这个机会,想借此来营销一波。

你可能对冷漠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是他的操作真的很野。他直接在他的MV开头把《蜗居》的三位主演的名字打出来,这蹭热度的手法真的是明目张胆到生怕你不知道他在蹭热度。

"最终,你成了别人的小三,我也不再是你的依靠。""当我在他的拥抱中安然入睡,你是否已经忘记了我曾经给予你的爱?"

这首歌叫啥?它就叫《小三》,够直白吧?歌词里三句话不离"小三"这个词,简直就是在踩社会道德的红线。但你知道吗?这首歌还真圈了不少粉,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得挺广。

你觉得这帮孩子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经常听这种歌,能学到什么呢?这是不是就是典型的为了流量,不顾一切了?

《我想要》这首歌,真正体现了水平差距。盖君炎作为原唱,在网上非常火爆,这首歌一出来就风靡全国。

"我想要的是月亮和霜,洁白的姑娘和漆黑的床。"这歌词是什么意思?搁现在看,这肯定会被人喷得不轻。但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这歌词很有力量,传唱度也很高。

《曾经的你》这首歌是杨宗纬在《为歌而赞》节目中重新演唱并且改写歌词我渴望的是天上的明月与地上的寒霜,还有明亮的书房以及青春的激情。瞬间提升了格调的档次。

说到底,蹭热度是可以的,但你得讲究技术含量。像冷漠这种硬蹭,为了博眼球不惜玩低俗梗,说白了就是在透支音乐人的口碑。那些年的网络歌曲放到现在来看,真觉得格局小了点。

观众的眼睛是最明亮的,只要你为他们提供精品之作,他们一定会积极响应的。然而,切勿心存侥幸,如果总想着走旁门左道,最终的结果只会是你自身受到巨大的损失。

从2000年到现在,中国网络音乐一直在野蛮生长中。在那个年代,只要能够进行深度洗脑和出位的行为就能受到追捧和火爆。

就《我想要》这首歌来说,杨宗纬的改编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级的示范。将原本的"雪白的姑娘和漆黑的床"改成"透光的书房和少年的狂",其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替换,更是精神层次的升华。

为什么听以前的老歌会感觉有些不适?因为我们的审美逐渐提高,对音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我们更注重音乐的内涵和品位,而不是像十几年前那样,对那些露骨、低俗的歌词感兴趣。

网络音乐的未来在哪里?归根结底,要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找平衡。如果完全不考虑商业效益,那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噱头,沦为低俗,那就真成了快消品,火一阵就完了。

创作音乐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能够雅俗共赏的作品。那些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神曲”之所以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原因在于它们只是一味地迎合大众的口味,却忽视了音乐最本质的艺术价值。

因此,做音乐的人,与其盲目追求短期热度,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创作。毕竟,那些能打动人心的作品,都是用心创作出来的。

这些年的经验教训让我们明白,音乐不能像一锤子买卖那样急功近利,而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沉淀。只有这样,音乐才能从过去的野蛮生长逐渐走向规范发展的道路,实现真正的蜕变。

来源:天河柱子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