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的故事 科技助农生产忙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4 19:33 2

摘要: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二级研究员 刘庆忠 :它是一种全新的蓝莓栽培模式,用的是最新的南高品种,低需冷量的品种,全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全元素施肥。

直播日照3月24日讯 农忙正当时,我市各地推广应用新技术,助力设施农业增产增效。

走进位于五莲县叩官镇的蓝莓大棚,一株株蓝莓长势喜人,果农们正忙着采收。当地通过引入蓝莓基质栽培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果品品质。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二级研究员 刘庆忠 :它是一种全新的蓝莓栽培模式,用的是最新的南高品种,低需冷量的品种,全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全元素施肥。

据介绍,这种全基质栽培体系,生长量是地栽蓝莓的5倍以上,可实现当年定植、当年开花、当年结果。第一茬蓝莓已于2月初上市,亩产突破2000斤。

五莲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作物二科 陈修淼:我县大力发展特色设施果业,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改变传统种植方式,通过示范引领,不断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

在莒县陵阳街道,沭水社区与西上庄村跨村联建,将西上庄村200亩闲置土地转化为30个智慧大棚,社区20余名种植能手通过“技术入股”承包经营,棚内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数据。

莒县陵阳街道刘家河口村党支部书记 张海千:我们给大棚配备了自动卷帘机、自动灌溉,还有我身后的这个自动防风机,极大地方便了种植户的管理。一部手机,就能在家里把这个棚内的温度、湿度控制过来,给种植户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方便。

蔬菜大棚的智能管理,促进了设施农业提质增效,让更多农户从中获益。

莒县陵阳街道沭水社区书记 何少鹏:在我们的规划上,准备建60个棚左右。如果赶上形势好,可能每户能到十好几万元,进一步带动我们农民的收入。(记者:莒县台 庞尊刚 李强 五莲台王晓敏 邢阳 姚子豪 陈钧晖)

来源:直播日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