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家小店其实是一家素食餐厅——景洪市雨花公益幸福食堂。自2018年起,由退休职工刘明红和女企业家王梅、杨晓青等热心人士共同发起并运营,面向65岁以上老人每天免费提供一顿午餐。
在景洪市允南一路的街角
有一间看似平凡的小店
门面朴素无华却能坐的满满当当
仔细观察
会发现店内的人们
与那些在网红店里等待的年轻人截然不同
他们大多是年长者
衣着简单,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这家小店其实是一家素食餐厅——景洪市雨花公益幸福食堂。自2018年起,由退休职工刘明红和女企业家王梅、杨晓青等热心人士共同发起并运营,面向65岁以上老人每天免费提供一顿午餐。
“想让老人吃好一顿饭”
提到办食堂的初衷,刘明红说:“以前忙于工作时常不回家吃饭,母亲总是随便对付几口,有时吃个馒头,有时吃碗米线,常因缺乏对母亲的关怀而感到内疚。直到有次外出学习时,看到了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免费餐食的服务中心,我便动心了,我也想让更多的独居、孤寡老人能吃上一顿营养的餐食。”
在这之前,刘明红参加公益组织已经多年,她热爱公益,也爱张罗事儿。她把这个想法和几个一起做公益的朋友说了,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不错。经过观察走访,她们发现早点和晚饭时间,家人一般都在家,老人吃饭不愁,当年轻人上班去了,那些做不了饭的老人的午餐就成了问题,她们便决定把免费餐的时间定在了中午。
在得知刘明红想要办公益食堂后,女企业家协会和一些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有要捐面的,有要捐菜的,还有要捐设备的,还有热心公益的朋友直接捐了钱。刘明红便把这些爱心人士吸纳至景洪市雨花公益服务中心理事会,目前理事会共有成员7名,其中5名都是女性。大家出谋划策、共同出力,雨花公益幸福食堂就这样在大家的爱心浇灌下开了起来,一个个小小的善举,不仅解决了部分老人的生活难题,更在社会中播撒了爱与关怀的种子。
食堂成为老年人的“乐园”
“快开饭啦,大家一起来做保健操!”上午11点刚过,雨花公益幸福食堂便传出欢快的音乐,30多位老人坐在食堂里,跟随店长刘弋稼的节拍一边做操,一边等待着开饭。
过了一会,饭菜香气飘出来,准备好的炒白菜、煎豆腐、煮芋头、炒笋丝摆上餐车,随着一句“开饭了”,大家开始有序排队打饭。一个多小时里,陆续有老人前来打饭,有的带回家吃,有人坐在食堂里边和朋友聊天边吃。刘弋稼说:“从早上到中午,少的时候有100多人吃饭,多的时候有两三百人吃饭。”
一位70岁的大爷每天都到食堂吃饭,他说:“我已经在这里吃了4年啦,饭菜清淡营养,吃饭前在这里聊聊天,活动活动,生活不无聊。”
每天11点开饭,但很多老人来得很早,有时候9点半食堂里就坐满了人,工作人员会和老人唠唠家常,老人们也会主动帮忙摘菜。刘明红说:“这也是我们食堂的理念,我们做的不只是给老人一顿免费的午餐,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关怀。”
让爱心一点点汇聚
在雨花公益食堂的墙上张贴着一张感恩榜,刘明红介绍,公益食堂租金、水电、采购食材等一年运营费用大概需要20万元,政府补贴一部分、企业家筹集一部分、居民捐赠一部分,不够的部分就靠发起人补贴。“我们把这些爱心善款都公开出来,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我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爱心在这里汇聚”。
雨花公益食堂里的工作人员,除了店长和厨师,其他都是义工,且大部分是来吃饭的老人。现在经常在食堂做义工的有10多人,基本都是60岁以上的阿姨,这些阿姨听说这里有家免费食堂后,自愿前来帮忙。每天上午7点,阿姨们就来到食堂,按照安排,准备当天的午饭。83岁的金学英老人是义工里的“能耐人”,从食堂开业那天起她就一直在这里做义工,承担起了很多任务。
“大家要一直忙到下午,才能回家。”店长刘弋稼说,除了疫情那段时间有过间断,其余的时间,每天中午食堂都会准时做好午饭等着老人们。除了正常午餐,碰到中秋、重阳等节日,义工们还会组织给老人包饺子,碰到老人过生日,还会为老人准备生日蛋糕......
从开业至今,雨花公益幸福食堂已为老年人提供餐食达18万余人次,也有近2万名志愿者参与服务。雨花公益幸福食堂已成为老人们常去爱去的“幸福驿站”。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