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麦琳塌得更狠,是我们公共话语空间;而最让人心寒的,并未觉察

B站影视 2024-11-30 05:35 2

摘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娱乐综艺愈发呈现出一种怪诞的现象:素人比明星更吸睛,争议比内容更吸睛,戾气比温情更吸睛。

"咔嚓"——这大概是公共话语空间坍塌时发出的声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娱乐综艺愈发呈现出一种怪诞的现象:素人比明星更吸睛,争议比内容更吸睛,戾气比温情更吸睛。

先说说最近的《再见爱人》。

一档本该聚焦婚姻关系、探讨两性话题的节目,却因为一个素人麦琳走红网络。准确地说,是"臭红"。走红的原因不是她的婚姻故事有多特别,而是她在节目中展现出的种种"气人"表现。

细究起来,麦琳做过什么?不就是买了两只熏鸡,说了几句不够圆滑的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随时都能遇到这样的人,大不了绕道走就是了。但在综艺的放大镜下,这些细节被无限放大,成为全民群嘲的对象。

更讽刺的是,节目组似乎也发现了这个"金矿"。

当超市不能拍摄时,他们选择用黑屏配音。当麦琳说出有争议的话时,他们立刻给出特写,配上悬疑音效,再来一个演播室的惊呼。这哪里是在记录真实的婚姻状态?分明是在制造"话题"。

再看看《声生不息大湾区季》。

开场用谭咏麟缅怀陈百强、梅艳芳、张国荣,确实令人动容。但紧接着就是周慧敏甜美登场,何炅疯狂吹捧,再到李宇春和周笔畅的"尬聊"。这种情绪的大起大落,不就是在玩弄观众的情绪吗?

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整个公共话语空间的异化。

曾几何时,综艺节目是承载文化与价值的重要载体。《爸爸去哪儿》展现亲情的温暖,《奔跑吧兄弟》传递欢乐与正能量,《中国好声音》发掘音乐真才实干。

而现在呢?

节目为了流量,不惜把普通人的缺点无限放大;为了话题度,不惜制造人为对立;为了收视率,不惜扭曲事实真相。

更可怕的是,观众似乎也习惯了这种"娱乐"方式。

我们习惯了在评论区谩骂,习惯了站队互撕,习惯了对陌生人的道德审判。这种围观与审判的快感,某种程度上麻痹了我们的同理心。

就像《再见爱人》的观察团成员所说:他们看到的也只是剪辑版的内容,仅凭这些片段就去判断一个具体的人,实在是太魔幻了。

而更魔幻的是,我们似乎并未意识到这种坍塌的严重性。

当《再见爱人》从探讨婚姻本质变成了"麦琳批判大会",当《声生不息》从传承经典变成了"尬聊制造机",我们的公共话语空间正在一步步丧失其应有的深度与温度。

这种坍塌是无声的,却是致命的。

它让我们失去了理性讨论的能力,失去了同理心,失去了对真实的尊重。我们沉迷于制造与围观争议,却忘记了综艺本该承担的文化使命。

所以,当我们在笑话麦琳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正在笑话的,可能恰恰是这个时代的缩影?当我们津津有味地看着"尬聊"的时候,是否意识到:我们正在消费的,可能是人性的异化?

也许,是时候重新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综艺节目,什么样的公共话语空间了。

不是每个话题都需要吵得天翻地覆,不是每个细节都要无限放大,不是每个人都该被推上道德审判台。

我们需要的,是真诚的交流,是理性的讨论,是对人性的尊重与理解。

否则,等待我们的,只会是更大的坍塌。

来源:尚法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