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在幼儿园工作 12 年,见过太多因为家长教育理念冲突,让孩子陷入困境的情况。就说之前开放日,有个小朋友正在搭积木,奶奶觉得要按图纸搭,又快又好;爸爸却觉得自由发挥更重要,两人当场就起了争执。孩子原本开心玩耍的神情瞬间消失,变得手足无措,眼里满是恐惧。这一幕,
我在幼儿园工作 12 年,见过太多因为家长教育理念冲突,让孩子陷入困境的情况。就说之前开放日,有个小朋友正在搭积木,奶奶觉得要按图纸搭,又快又好;爸爸却觉得自由发挥更重要,两人当场就起了争执。孩子原本开心玩耍的神情瞬间消失,变得手足无措,眼里满是恐惧。这一幕,让我深刻意识到教育理念冲突对孩子的伤害。
当遇到这样的冲突场景,当场化解矛盾就显得尤为关键。我总结了一个三步缓冲法,能及时阻止冲突升级,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第一步是“停”,也就是 STOP 口诀里的停。一旦家长察觉到气氛不对,要起冲突了,就得马上停下来。比如可以深呼吸一下,让自己先冷静冷静。第二步是“离”,找个借口带孩子暂时离开冲突现场。可以说“咱们先去喝点水”或者“去那边看看其他好玩的”,把孩子带离这个紧张的环境。第三步是“谈”,等孩子不在身边了,家长再心平气和地交流,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也听听对方的意见。通过这三步,能在冲突现场把矛盾及时化解。
不过,仅仅在冲突现场化解矛盾还不够,我们还得培养孩子独立处理冲突的能力。我有个四阶训练法,可以帮助孩子逐步学会应对冲突。
一阶是观察,引导孩子留意身边人的情绪变化。比如看到爸爸妈妈说话声音变大了,脸上表情不太好,就知道可能要起冲突了。二阶是理解,用“情绪翻译法”帮助孩子理解冲突的本质。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是在吵架,只是对事情的看法不一样。三阶是表达,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比如“我看到你们这样我有点害怕”,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四阶是解决,当孩子有了前面的基础,就可以和他们一起讨论怎么解决冲突。比如“咱们想想怎么让爸爸妈妈都满意”,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培养孩子的能力,建立避免孩子心理创伤的长效机制也很重要。我推荐家庭会议和情绪日记的组合方案。
家庭会议可以每周固定时间开一次,就像一个家庭小聚会。先让每个人说说这周开心和不开心的事,然后一起讨论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教育方面的分歧。在会议上,给孩子发言权,让他们也参与到家庭决策中来,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情绪日记也很有用,让孩子每天把自己的情绪写下来或者画下来。这样家长就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有问题也能及时解决。
当然,这些方案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注意事项。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家庭会议可以简单有趣一些,多一些游戏环节;情绪日记用画画的方式可能更合适。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家庭会议可以更深入地讨论问题,情绪日记也可以让他们写得详细一些。
教育理念冲突其实也是孩子成长的契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观察、理解、表达和解决问题,这对他们以后的人生是很有帮助的。只要我们用对方法,就能让孩子在冲突中不受伤害,反而能从中获得成长。
来源:育儿书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