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局座又说错了?”——刷到这条弹幕的人,十之八九会笑一下,然后继续把视频看完。
“局座又说错了?”——刷到这条弹幕的人,十之八九会笑一下,然后继续把视频看完。
没人真指望他当预言家。
大家想听的,是一个退了休的老头怎么把航母、导弹、潜艇这些硬邦邦的词,拆成下饭菜。
他讲“海带缠潜艇”那期,弹幕刷疯了。
有人笑他离谱,可隔天就有人去查资料,发现原来真有防蛙人网。
那一刻,大家才反应过来:重点不是准不准,而是他把门推开了一条缝,让普通人也能探头看一眼。
直播间里,他穿着旧毛衣,背景是书墙,语速不快,偶尔还卡壳。
卡壳的时候他就笑,说自己岁数大了,脑子跟不上。
屏幕另一头的人反而觉得踏实——原来少将也会忘词。
有人统计过,他过去十年的“翻车”现场能剪成半小时合集。
可每次“翻车”后,他的账号粉丝反而涨一波。
理由很简单:他认账。
错了就一句“这回看走眼了”,不甩锅,不删帖。
网友觉得,这比那些永远正确的专家可爱多了。
更妙的是,他把“爱国”说得不尴尬。
不讲大道理,只聊小时候在码头看军舰,说那时候就想当水兵。
弹幕飘过一句“我爷爷也讲过”,屏幕内外突然就连上了。
年轻人问他,万一真打仗怎么办。
他不端着,只说:“先把工作干好,真有事,国家喊你再说。”一句话,把焦虑卸了一半。
说到底,大家喜欢的不是他的准确率,而是那股“我在跟你唠家常”的劲儿。
军事频道那么多,只有他那儿能听见“局座晚安”的刷屏。
预测错了又怎样?他早把最该说准的那句话钉在屏幕上了——“关心国防,不丢人。”
来源:小巷中芬芳的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