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夕节的浪漫不属于所有人。在新疆阿勒泰,有一位丈夫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度过这个节日——他拨通了亡妻的视频电话,带着她去看她生前向往的风景。
七夕节的浪漫不属于所有人。在新疆阿勒泰,有一位丈夫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度过这个节日——他拨通了亡妻的视频电话,带着她去看她生前向往的风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2025年8月29日,这位男子的妻子八个月前因突发疾病不幸离世。
这个七夕节,他把妻子的手机固定在车上,开车带她“游览”阿勒泰的草原和湖泊。他一边开车一边对着屏幕说话,实现着生前的承诺:“生前答应带你看遍山河,现在用另一种方式兑现承诺”。
沿途他不断通过镜头向妻子展示风景细节,反复说着“你看这里多漂亮”、“多想你能亲眼看见”这样简单却深情的话。
这个故事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很多网友被这种跨越生死的思念打动,认为这是“生死相隔的浪漫延续”,体现了“爱情对时间的温柔反抗”。有人感慨道:“他照顾的不是风景,而是藏在时光里的承诺”。
这种用技术手段维系情感联结的方式,被视为数字时代特有的哀悼形式,视频通话成了“跨越生死的纽带”。
然而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种生前未实现、死后才补偿的行为有些“自我感动”。
有人直言:“早干啥去了”,质疑为什么生前不带妻子去。还有人对拍摄并公开视频的行为表示不解,认为“真深情应设私密可见,而非全网传播”。
在同一时间,其实还有类似的故事。
在另一个地方,一位妻子才离世39天的丈夫,在七夕前一晚梦到妻子说“我很想念你”后,天一亮就带着妻子喜欢的花前往墓地。
他哭着告诉妻子自己又当爹又当妈,再苦再累也要把三个孩子养大,让妻子在那边放心。
网友感叹“那片黄土堆下,埋着他心爱的妻子”,但也认为那里“埋的是他们没说完的话,是往后日子里再也摸不到的温暖”。
具俊晔也在七夕节骑着重型机车,带着面包和黑咖啡前往墓园探望已故的妻子大S。据目击者描述,他身影消瘦黝黑,低头默哀时“满是哀伤”。半年来,他几乎每周都会前往墓地陪伴亡妻,被晒得皮肤黝黑,人也明显消瘦憔悴。
这场“一个人的七夕之旅”让我们看到当代人面对死亡的情感韧性。爱的本质,或许正是在失去后仍愿为对方守护世界的温度。
社会需要以系统性关怀接纳“漫长的告别”,而不是用单一标准评判哀伤的表达形式。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真正的告别”。
那个开车带亡妻看风景的阿勒泰丈夫,那个带着花去墓地的丈夫,那个带着面包咖啡上山探妻的具俊晔,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爱与思念。
没有人能评判哪种方式更真挚,因为真正的爱,从来不在别人的眼光里,而在自己的心中。
来源:生活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