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爱工坊”不只在暑假!长白新村街道发布职工子女研学品牌照亮孩子职业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11:45 1

摘要:开学前夕,去学校报道的初中生高歆童与同学兴奋地分享他的暑期生活,“全国劳模朱春兰阿姨教过我叠衣服、收拾行李!”今年8月,他参加了长白新村街道“长爱工坊·匠心苗圃”系列活动,三场主题体验,不仅让他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工会组织、接受职业启蒙,更让他对家门口的228街坊

开学前夕,去学校报道的初中生高歆童与同学兴奋地分享他的暑期生活,“全国劳模朱春兰阿姨教过我叠衣服、收拾行李!”今年8月,他参加了长白新村街道“长爱工坊·匠心苗圃”系列活动,三场主题体验,不仅让他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工会组织、接受职业启蒙,更让他对家门口的228街坊有了全新的认识。

长白新村街道是上海具有代表性的老工人新村社区,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紧密的邻里情谊。今年,街道总工会特别聚焦辖区职工子女,策划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在职业体验中播种梦想,在社区探索中感知温度。

街区网格层层传递心声

劳模诠释城市匠心

这一系列活动的萌芽,始于一场街区网格诉求征集会。当时,延东居民区书记李蔚提出:“职工子女暑期居家,社区能否组织一些夏令营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假期?”这一基层声音,通过网格机制迅速传递至街道总工会,随即,“长爱工坊·匠心苗圃”夏令营活动正式启动。

“我们希望活动内容连贯、主题统一,参与的孩子也尽量保持一致。”街道总工会介绍,据此理念,三期活动分别以“职来职往·童行匠心路”“匠心苗圃·未来工匠行”和“时光奇遇·工坊回忆集”为主题,层层推进、渐次深入。

首站活动中,20名小朋友走进杨浦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与长白街道“四中心”,与全国家政行业劳模朱春兰面对面交流,并亲身体验图书管理员、政务志愿者等多种职业角色。

第二站,世界技能博物馆成为他们探索技能演进与工业文明的窗口。高歆童虽然已是第九次来到这里,但跟着团队,他第一次有机会聆听专业讲解,“和以前自己来看完全不一样,这次更完整地了解了机器如何改变社会。”随后,孩子们沿杨浦滨江行走,感受“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的城市变迁,这一段行走,在少年心中悄然种下“人民城市”的种子。

走进“228”发现历史

职工子女研学品牌项目发布

8月25日,备受期待的第三场活动在228街坊举行。参与活动的孩子们都是长白居民,对“228”熟悉又陌生。高歆童暑假写完了作业就来这里骑自行车、飞无人机,初中生吴宇翔去年暑假跟着爸妈来散步;住在附近的赵佳澈每天晚饭后会跟着家里人来散步……但谈及这座街坊厚重的工业历史,孩子们大多有些迷茫。

第三场活动“工人新村探秘”的创意也由此而来,孩子们分组在228街坊里打卡探秘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馆、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党群服务中心、睦邻集市、熊猫饭堂等地,寻找“228”logo,在任务中观察、在游戏中学习。他们发现,原来社区咖啡馆里藏着老上海的情怀,爱心接力站虽小却温暖如家,这段跨越70余年的工人新村历史也变得真切可感。

寻访至展示馆时,小朋友黄楚涵在留言板认真写下了“人民城市人民爱”——这句话是她此前在技能博物馆学到的。此时在此地落笔,更显意义非凡。

三场活动逐步推进,好评如潮,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变化表示出乎意料的惊喜。“每天回来都会说今天去了哪里、认识了哪位新朋友、学会了什么”,赵佳澈姐姐欣慰地说,弟弟明显更愿意交流、更主动思考、更关注社区和城市的发展,“第一天见过朱春兰劳模后,第一次给我叠衣服。”

吴宇翔爸爸坦言,最初报名只是希望孩子“开拓一下眼界”,没想到孩子每天回家都主动分享当日的所见所学,“孩子去过技能博物馆和滨江后,他对工业、船舶产生浓厚兴趣。”

系列活动落幕,孩子和家长们都依依不舍,“以后还会办吗?”“什么时候再来一场”“开学了以后小朋友还能来参加吗”……

街道总工会以实际行动回应家长呼声——“没问题”!新村探秘的活动尾声,长白新村街道正式发布了职工子女研学品牌项目,“长爱工坊·匠心苗圃”的“长”既是长白,也是“常来”、“常在”,未来该项目不仅限于暑期,还将拓展至周末和节假日,覆盖更多双职工及外来建设者家庭,让更多孩子获得职业启蒙、社区认同与心灵关怀。

来源:劳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