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疑似补拍,综艺有没有剧本?

B站影视 2024-12-01 12:03 1

摘要:从麦琳李行亮疑似补拍,到各种综艺可能存在的剧本现象,再到恶意剪辑的争议,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观众的心。

《再见爱人》疑似补拍,综艺有没有剧本?

综艺圈的事儿真复杂。

从麦琳李行亮疑似补拍,到各种综艺可能存在的剧本现象,再到恶意剪辑的争议,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观众的心。

综艺,到底有没有剧本?恶意剪辑,又是否真的存在?

麦琳李行亮疑似补拍?

麦琳和李行亮疑似补拍的争议,再次将“综艺剧本”这一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前一秒李行亮还在为争女儿崩溃大哭,后一秒就开始拉小手手。

前一天麦琳还在理直气壮的声讨和谴责,后一天就因为朋友不痛不痒的几句话开始深刻反思,还跟李行亮床上拥抱谈心。

因为画风转变太过突兀,网友们纷纷化身侦探,从各种细节中找到了补拍的蛛丝马迹。

俩人的刘海长度有明显变化,麦琳的小拇指美甲长度不同,车上的包也不一样,皮卡车的污泥没了,李行亮的手表白天是卡西欧晚上是苹果……

节目的时间线也疑似剪辑错乱。

比如俩人相拥而眠的情节,床头的时钟从20到40又到30……

其实不止《再见爱人》,很多综艺节目中的嘉宾都曾被质疑过有剧本。

前阵子,#彭高翁青雅分手#把《心动的信号7》送上了热搜第一。

“高雅”cp作为节目播出期间热度断层第一的爆款cp,曾频繁因感情线和名场面登上热搜,并在超前点播的告白夜后直接发博官宣。


但一个星期后,俩人就发布小作文分手,下节目就拆cp的操作,让网友怀疑他俩是不是合约情侣,为了节目效果逢场作戏?

还有高开癫走的《歌手2024》。

后期歌手们的离谱排名,以及彩排与直播现场的情况对比,也让不少网友怀疑节目有剧本。

大家看综艺,都是抱着一种想要看到真实、自然状态下嘉宾表现的心态,如今却感觉自己成了被人随意摆弄的棋子,傻傻地跟着剧情走,还投入了那么多感情。

那么,综艺到底是在呈现真实,还是从头到尾都被操纵的?

综艺到底有没有剧本?

“剧本论”其实是个伪命题。

因为综艺创作不可能是0帧起手,从内容驱动的角度看,创作团队对综艺剧情走向和人物设定“不会预知,但会预谋”。

大部分综艺都是有一定框架或流程安排的,也就是咱们所说的“剧本”,只不过程度各有不同罢了。

竞技类、生活体验类和旅行类综艺的剧本化程度一般比较低。

它们通常会有明确的规则和流程,但不会有具体的台词和动作剧本。

因为这类节目的看点就在于展现嘉宾在特定环境下的真实生活状态,以及嘉宾间的实力比拼和突发状况的处理等。

为了节目效果和话题度,节目组可能会预设一些话题点或情境来引导嘉宾的表现,但嘉宾的反应和表现则更多地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性格和状态。

情感类综艺,尤其是恋综、离婚综艺,节目的剧本化程度相对会高一些。

因为情感的发展往往难以预测和控制,所以节目组可能会通过预设的话题、情境或任务来引导嘉宾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例如,设置特定的约会环节、情感考验等,以激发嘉宾之间的情感火花。

但即便如此,嘉宾之间的真实感情和反应仍然是节目中的重要看点。

为了能让嘉宾们更加放松,呈现出最真实的状态,摄影团队等工作人员会煞费苦心的隐藏自己。

比如藏在布景或镜子后面非常隐蔽的拍摄,让嘉宾们尽量忘记镜头的存在。

这样一来,嘉宾们就不会因为时刻意识到有镜头在拍而变得拘谨、不自然。

很多没有经过镜头训练的素人,就会因此把高兴的、悲伤的、不得体的、上不得台面的……都暴露在大众面前。

这次麦琳李行亮的补拍争议,也从侧面证明了节目没有完整剧本,导致走向太过离谱,剪辑也救不了,所以才需要通过补拍来补救。

至于剧情类综艺,则通常会有完整的剧本和情节设计。

为了保证故事性和可看性,嘉宾需要按照剧本的要求进行表演和互动。

不过,嘉宾在表演过程中仍然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发挥,使得节目更加生动有趣。

到底存不存在恶意剪辑?

除了剧本问题之外,“恶意剪辑”也是综艺节目被制作方操纵的一大争议点。

很多时候,观众会怀疑:自己看到的节目效果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被重新拼接处理过的?

真人秀需要戏剧化的故事,但本质上是一种纪实的作品。

综艺一般会尽量呈现真实状态。

但同时,为了节目的流畅性和趣味性,剪辑师也会对一些无伤大雅的细节进行调整。

不过很多时候,虽然没有恶意剪辑,但镜头会放大很多东西。

比如,在某个瞬间,嘉宾可能只是稍微有些不悦或者疲惫,但在经过剪辑师的镜头切换和配乐,这种情绪可能会被放大。

恋综的剪辑手法通常比较特殊,一般是结果倒推。

也就是说,在剪辑的时候,剪辑师会根据最终的结果来挑选和组合镜头,目的是让观众更加清晰地看到嘉宾间的感情变化。

很多当事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小细节,比如眼神的交流,配合音乐和字幕,可能就能营造出让观众上头的浓浓CP感。

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综艺节目为了流量和话题度而恶意剪辑的情况。

之前张雨绮和男友李柄熹参加《女儿们的恋爱》时,就公开表示过对恶意剪辑的不满,制作方把李柄熹塑造成了想靠女友进娱乐圈的“软饭男”。

袁立也曾发文炮轰《演员的诞生》节目组恶意剪辑。

“为了收视率随便把人剪成了一个精神病,是非常邪恶的。”

节目组把锅甩给了临时工,但对于恶意剪辑一事却闭口不谈。

很多综艺制作方也会通过剪辑,塑造综艺嘉宾的人设。

但在实际呈现后,节目打算塑造的艺人形象往往和观众视角有很大偏差。

比如这季《花少6》,第一次全员会议时,不断用BGM和团员表情的搭配强化“陈好压迫感”,呈现出“一个在居高临下质疑,一个在帮忙算钱,其余在看热闹”的抓马效果。

却被观众一眼看穿剪辑手法,不仅还原了会议时间线,还夸赞陈好会抓重点、雷厉风行。

综艺节目作为一种娱乐形式,核心价值就在于为观众提供轻松愉快的观看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剧本和剪辑是用来增强节目吸引力的工具。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牺牲真实性和嘉宾的形象。

作为观众,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

娱乐而已,别太较真。

来源:汤圆的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