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固穷”并非指君子“安于贫穷”,而是强调在困厄中仍能坚守道德原则,不因外在环境而动摇心志。“固”是“固守”“坚定”之意,“穷”指境遇困顿(古代“穷”多指仕途阻塞或人生逆境,与“达”相对)。这种态度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箪瓢陋巷志难夺,雪里青松守劲柯。
纵使渊明无米煮,东篱依旧傲霜歌。
引语: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第二章)
【感言】“固穷”并非指君子“安于贫穷”,而是强调在困厄中仍能坚守道德原则,不因外在环境而动摇心志。“固”是“固守”“坚定”之意,“穷”指境遇困顿(古代“穷”多指仕途阻塞或人生逆境,与“达”相对)。这种态度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的颜回精神相一致,体现“安贫乐道”的境界。这种精神与“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的进取态度相呼应,强调道德实践的无条件性。
来源:莺声远送耕犁晓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