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气象奥秘 感受科学魅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4 11:46 2

摘要: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当天,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科学技术普及学会和呼和浩特气象局的精心策划与组织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气象科普活动如期举行。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大一学子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中学生携手走进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共同开启了一段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当天,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科学技术普及学会和呼和浩特气象局的精心策划与组织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气象科普活动如期举行。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大一学子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中学生携手走进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共同开启了一段精彩的气象探秘之旅。这场独具特色的“大手拉小手”联合科普活动,不仅搭建起了中学与大学之间的知识桥梁,更为青少年学子打开了一扇通向气象科学殿堂的探索之窗。

同学们首先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呼和浩特市灾害预警应急指挥中心,上了一堂关于“气象”主题的科普课。通过动画演示、短视频等形式,同学们对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随后,大家有序来到室外观测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大家逐一了解了地温场、百叶箱、雨量筒等地面气象观测设备用途和工作原理。

活动期间,气象局的老师还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向同学们展示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及其在抗旱减灾、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并结合地方实践案例,分享了气象学与气候学在服务社会、解决现实问题中的重要价值。

在天气预报演播间的参观中,同学们深入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同学们还亲自体验了天气预报的播报。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张杰同学说:“通过互动体验绿幕拍摄技术,让我感受到了科技与传媒的绝美融合。”

现场讲解。

“气象研学突破课堂边界,让学生触摸真实科研场景。比如在雷达回波分析环节,他们需要结合地形与热力学原理判断强对流发展趋势——这种跨学科思维正是地理人才的核心素养。”在谈到此次活动的意义时,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师朝莉雅博士说,通过参观地面观测场,观看天气图和风云卫星数据,沉浸式体验气象播报等,对于深化课堂知识、将专业理论转化为实操技能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果,特别是对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三个专业学生而言,这样的实践体验对学好《气象学与气候学》这门基础课程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动手体验。

据悉,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气象研学旅行营地,自2023年起,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就开始探索将中小学不同年级地理、物理、生物、编程等课程与气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组织以气象业务骨干及高校老师等相关领域专家为小组的多个“校本课程+气象”融合教研团队,致力于从小学到大学校本课程的研发。同时,还依托科普实践教育基地,将科普研学内容向气象学科领域集中,服务效果从“观看式”向“体验式”转变,让学生们主动参与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等学习内容。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白莲

来源:内蒙古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