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内家拳却发不出内劲?五大死穴90%的人栽在第三条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4 02:43 1

摘要:见过公园里打太极的老先生吗?人家轻轻一推手,年轻人能退好几步。老年人年老体衰怎么可能比年轻人力气大呢?这里面可有玄机,人家可不是靠胳膊劲和你硬抗,而是充分利用身体传导力量的本事,简而言之就是整体力。今天就给大伙儿掰扯掰扯,为啥你练了很久却总感觉发不出力,问题到

先说点实在的

见过公园里打太极的老先生吗?人家轻轻一推手,年轻人能退好几步。老年人年老体衰怎么可能比年轻人力气大呢?这里面可有玄机,人家可不是靠胳膊劲和你硬抗,而是充分利用身体传导力量的本事,简而言之就是整体力。今天就给大伙儿掰扯掰扯,为啥你练了很久却总感觉发不出力,问题到底出在哪。

错误一:胳膊腿瞎使劲

你会这么干:

出掌伸拳的时候,光知道绷紧手臂肌肉,肩膀跟着较劲。这么练半年,最多练成广播体操。

为啥不对:

内家拳讲究"力气从地起",得从脚底经过腰背传到手上。你要是中途用胳膊发力,等于把传送带给掐断了。

正确练法:

1. 想象双手泡在温水里,动的时候别较劲,就跟划拉水似的

2. 找个墙面,用指头轻轻顶着墙,从脚后跟开始慢慢往前压,体会力量怎么从脚传到手指

3. 站着不动时也要感觉后脖子和脚心像有根皮筋轻轻拽着

错误二:注意力放错地方

常见毛病:

眼睛光盯着手往哪走,脑子全在比划动作对不对。这么练三年,顶多算个人形复读机。

关键问题:

内家拳得用肚子发力(丹田),再传到四肢。你老盯着手脚,中间发动机根本不启动。

改正秘诀:

- 把手脚当提线木偶,感觉胸口窝是操控中心

- 刚开始用三成注意力在动作上,七成注意力在腰背

- 动的时候别光想自己,注意周围空气的流动感

错误三:呼吸跟动作较劲

多数人这么练:

要么憋着气做动作,要么刻意搞什么逆呼吸。结果练完头晕眼花,还不如不练。

真相来了:

内家拳的呼吸是自然跟着动作走的,就跟走路喘气一个道理。你非要控制呼吸,反而把节奏打乱了。

调整方法:

1. 先正常打两遍拳,打完再琢磨刚才怎么喘的气

2. 想象肚子里有个气球,动作展开时气球鼓,收回时气球瘪

3. 嘴巴微微张开点,别咬牙闭气

错误四:不是太软就是太硬

两个极端:

要么全身松得像面条,要么绷得像钢板。这两种都发不出整劲,跟弹弓皮筋没装好一个道理。

重点解析:

好劲道就像橡皮筋,既不能松松垮垮,也不能拽得太紧。关键是骨头撑架子,筋腱带弹性。

这么练就对了:

用手掌根推桌子,感觉劲从胳膊肘传到肩膀

站着不动时,注意脚底板和手指头有没有同时发麻

慢慢扭腰的时候,感觉后腰像有根皮筋在拧转

错误五:动作快慢没章法

普遍现象:

要么全程慢动作,要么突然抽风似的来下快的。这跟开车忽快忽慢一个道理,既费油又伤车。

核心要领:

内家拳的节奏是蓄力-发力-收力三个步骤。就像拉弓射箭,得先拉满再放弦。

掌握诀窍:

1. 每个动作分三段练:准备动作最慢,发力瞬间加快,收劲时恢复

2. 发完力定住两秒钟,感觉余劲完全消了再动

3. 心里默念"蓄-发-收",配合动作节奏

终极心法:建立身体坐标系

记住三个关键点:

1. 上下一条线:头顶到会阴要对直

2. 左右要平衡:两臂展开像天平

3. 转腰像拧毛巾:每次转身都要带螺旋劲

每天站桩5分钟:脚抓地,膝盖微弯,屁股往下坐的感觉,双手像抱个大气球。

最后说点大实话

练内家拳就像学骑自行车,光知道要领没用,得摔过几次才能真会。别急着要效果,先把这些毛病一个个改过来。什么时候你打拳感觉不是自己在使劲,而是被身体带着走,这就算入门了。记住,好功夫都是改错改出来的,那些发劲利索的师傅,当初犯的错可比你多多了。

来源:博学葡萄18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