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十岁的林小姐,最近总觉得自己“老得特别快”。镜子里,脸色发黄、暗沉无光,眼角还有几颗斑点。她试过各种贵妇面霜、美白精华,在朋友的推荐下做了几次皮肤管理,但效果微乎其微。
三十岁的林小姐,最近总觉得自己“老得特别快”。镜子里,脸色发黄、暗沉无光,眼角还有几颗斑点。她试过各种贵妇面霜、美白精华,在朋友的推荐下做了几次皮肤管理,但效果微乎其微。
一次在中医馆看病时,老中医说:“你这是肝气郁结、气血两虚,脸上发黄、长斑不是皮肤的问题,是身体出了问题。”
林小姐一愣,没想到——那些花了大把银子的护肤品,原来都是“治标不治本”。
其实,很多女性都有过类似的困惑。那么,面色差、长斑、发黄,到底该怎么调理?
一、面色差的原因
面色发黄、晦暗、长斑等现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皮肤老化”或者“护肤不到位”,但中医认为,这些问题往往是身体内部失衡的外在表现。
在《黄帝内经》中有记载:“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意思是,内脏功能的状态,会直接反映在人的面容上。面色差,实则是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肝郁气滞等多种问题在脸上的体现。
为什么这值得重视?因为气色不仅关系到外貌,还关系到身体健康。
气血不足:可能导致头晕乏力、月经不调;
脾胃虚弱:食欲差、吸收功能差,营养无法有效供给;
肝气郁结:影响情绪、内分泌失调,引发色斑、痘痘。
二、中医教你小妙招,帮你改善气色!
想要真正改善面色,必须从根本调理身体机能。中医认为,影响气色的关键在于“气、血、水”三者的协调:
1. 气郁——香附解忧
气不通则血不行。女性压力大、情绪抑郁常见气郁,表现为胸闷、脸色发暗、易叹气。香附疏肝理气,是女性“气郁型”体质的良药。
2. 血瘀——川芎活血
血行不畅则面色晦暗、长斑。川芎可活血化瘀、改善血行,适合面部色斑较重、痛经的女性。
3. 痰湿——苍术健脾
脾虚生湿,湿久成痰,导致面部浮肿、毛孔粗大、肤色蜡黄。苍术健脾燥湿,适用于面部水肿型的暗沉。
4. 火郁——栀子清热
火郁内生、面部长痘、心烦气躁。栀子可清心泻火、除烦安神,适合内热体质女性。
5. 食郁——神曲助消
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导致营养吸收差。神曲有助于健脾开胃,适用于“吃得好却没气色”的人群。
三、日常生活中,如何调理气色?
除了服用中药调理,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情绪、作息等也同样重要。
✅ 饮食调养:吃对就是保养
多食红枣、当归、枸杞、黑芝麻等补气血食材;
少吃寒凉生冷食物,保护脾胃;
每周喝1-2次四物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补气血。
✅ 情绪管理:气顺则面润
每天保证30分钟的户外散步、冥想或瑜伽,有助舒缓肝气;
尝试写日记、读书,培养情志平和的心态。
✅ 规律作息:调养肝脾的关键
尽量在23点前入睡,养肝血;
午休15-3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伤气伤血。
✅ 外养辅助:中医美容法
可选用玫瑰花、茉莉花泡茶,理气养颜;
每周进行1-2次刮痧/艾灸/面部按摩,帮助气血流通。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文中使用人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
来源:锐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