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青春奋进 挺膺担当”系列社会实践 | 文法学院邵韵薪传实践团:探寻陇原木偶韵,青春助力非遗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23:04 2

摘要: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校团委联合各院(系)开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社会实践,立足首都,面向全国,重点辐射京津冀,推出四项行动,团结带领北化学子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观文化博物馆 访邵家传承人

这个暑假,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邵韵薪传暑期实践团” 走进甘肃,以实地探访、志愿服务、资料梳理、宣传剪辑等方式,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用青春力量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

实践伊始,成员们先后走访了当地博物馆与文化馆,在泛黄的文献资料和斑驳的木偶藏品中,追溯杖头木偶戏的历史脉络。成员们一边记录,一边用镜头捕捉木偶服饰上的刺绣纹样,试图通过数字技术留存这些即将消逝的细节。

实践团成员丁俊泽专访了邵家班子第九代传承人邵卫红。她说:“现在的娃啊,接触的新鲜玩意儿多,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非遗,不能让他们瞅不着。就说咱这杖头木偶,一根杆、一张脸,能演尽悲欢离合,这里头有手艺,更有咱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深深触动了成员们,也让实践团更加明确了此次实践的意义。

助力基层展演,深系文化情脉

为更贴近木偶戏的真实生态,实践团成员李恺玥以志愿者身份加入邵家班子,在40小时的志愿活动中,积极投身到两场展演中。在甘浚镇和党寨镇文化广场,实践团成员帮着搭建戏台、调试灯光,看着演员们顶着 35℃高温彩排,汗水浸透戏服却依旧字正腔圆。两次展演中,成员们尽心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 “文化惠民” 的理念。

宣传剪辑万字著述,补非遗传承空白

实践后期,实践团成员将收集到的素材进行剪辑,制作短片,分享在快手上宣传邵家班子,目前共有1万+浏览量。同时,实践团成员通过资料查阅、信息梳理,系统性地撰写了近 1.5 万字的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文字材料,涵盖历史渊源、技艺图谱、代表剧目等,填补了该项目系统性文字记录的空白。这场实践,早已超越 “完成任务” 的意义:它是一次青年与传统的双向奔赴 —— 我们用现代学识为古老技艺注入记录与传播的新动能,而木偶戏里的坚守、创新与文化自信,也在悄然重塑着我们对 “传承” 二字的理解。

活动感想

看邵家班子表演时,总被那份“以假乱真”的魔力打动。无论是民间传说里的忠勇,还是寻常生活的烟火气,都被木偶一五一十地演了出来。在快节奏的当下,它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渐渐遗失的细腻与专注。当锣鼓声起,木偶登场,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次文化的回望,提醒我们:那些老手艺里,藏着民族最本真的精神印记。

——李欣怡

旁观邵家班传人排戏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傅的那句“不是挥得快就叫潇洒,得有‘仙风道骨’的缓劲儿。这让我想起后台墙上的字:“三分技,七分心”。非遗的珍贵,从不在技巧的花哨,而在一代代人把对生活的理解、对故事的敬畏,让手艺成了有温度的传承。

——李恺玥

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邵家班子里最年轻的传承人都已年过五旬 ,传承断层严重。培养一个合格传承人,至少需要五年全身心投入,但学成后每月只有微薄补贴。但是仍旧有很多人在助力非遗事业的发展,这让我明白非遗的分量,不在博物馆的展柜里,而在这些明知难以为继,却仍旧坚守热爱的人的手中。

——飞鲁孜艳

在资料查阅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在现代化浪潮冲刷着传统艺术的根基的情况下,邵家班子面临的传承困境——传承人断层、市场萎缩、创新乏力——亦是众多民间艺术在时代转型中的缩影。但那些为木偶增设机关的探索、为吸引年轻观众的努力、为融入文旅场景的尝试,又让我们看到传统艺术在坚守本真中的生命力。正如木偶戏中“人偶相济”的智慧,这门艺术的存续,既需要扎根民间土壤、守护技艺之“根”,也需要回应时代需求、激活创新之“魂”。

——陆奕莼

活动总结

这个暑期,邵韵薪传实践团以青春之力奔赴非遗传承现场。走进博物馆、文化馆,触摸历史脉络;对话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非遗传承人,聆听道具里的岁月故事。40 小时志愿展演,在甘浚镇、党寨镇的舞台,让木偶戏与乡土共振;创意剪辑、近 1.5 万字文字梳理,填补传承空白。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是非遗的见证者,更是活化传承的参与者,以实践筑牢文化根基,让古老木偶戏在当代语境中,续写连接过去与未来、小众技艺与大众视野的传承新篇,让青春在守护文化根脉中熠熠生辉 。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