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泸水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杨明金:倾情点亮峡谷文化之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4 08:11 1

摘要:“土鸡群里大公鸡数量要适当,饲料不要只想着买便宜的,要买质量好的、有营养的。”周末,公益电影放映员杨明金又一次来到泸水市六库街道丙腮坝农文旅示范村放映电影。跟往常一样,电影放映前,杨明金先给乡亲们播放种植养殖科教片。“现在,村里旅游业红火,乡亲们的收入门路拓宽

杨明金(左一)为山村学生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

“土鸡群里大公鸡数量要适当,饲料不要只想着买便宜的,要买质量好的、有营养的。”周末,公益电影放映员杨明金又一次来到泸水市六库街道丙腮坝农文旅示范村放映电影。跟往常一样,电影放映前,杨明金先给乡亲们播放种植养殖科教片。“现在,村里旅游业红火,乡亲们的收入门路拓宽了,收入节节攀升。”丙腮坝农家乐经营者余秀英说,杨明金放映的养殖科教片很实用,“在放映电影前播放科教片,看的人多、受益面广,效果好。”

一台放映机、一块银幕、一片欢声笑语,静静的乡村夜晚因此变得热闹起来。近年来,泸水市依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文化惠民工作步伐,把公益电影放映作为文化惠民推广普及的重要载体,点亮基层农村群众夜晚文化生活。杨明金就是公益电影放映事业的耕耘者。

1998年,19岁的腾冲小伙杨明金只身来到泸水,在乡供销社预付了1200元后,拉回了价值近6000元的1台放映机和1台发电机,为当时的六库镇赖茅村村民放映了电影《孟姜女》,那是杨明金在怒江大峡谷放映的第一场农村电影。2008年,一场露天电影散场后,一位老人跟杨明金说:“要是你的电影能讲傈僳语就好了。”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杨明金。他决定请专家帮忙,为电影配上傈僳语。第一场傈僳语电影放映时,周边村寨男女老少都来看,房上树上都是人。“我用电影为群众带去了欢乐,也从放映中体会到了人生的欢乐。”这是杨明金笔记里的一句话,道出了他对公益电影放映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脱贫攻坚期间,杨明金精心挑选了多部科教短片,帮助村民们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自掏腰包帮扶困难老人,为山寨困难学生进行爱心物资募捐。杨明金和妻子杨慧珠经营了一家酒店和一家轮胎店,经常忙得团团转。但生意再怎么忙,杨明金还是挤出时间走村串寨为群众放电影。“一听到哪里需要放电影,他就会想方设法把电影送到群众身边。虽然在放电影上投入了大量金钱和精力,但只要他觉得值得,我就会支持他。”杨慧珠说。

2013年,杨明金被纳入泸水市放映员队伍,他积极与各单位、街道社区对接,探索“公益电影+政策宣传”“公益电影+文明实践”等新模式,将电影放映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理论宣讲、普法宣传等活动紧密结合,将党的方针政策、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宣传教育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

今年春节,杨明金奔走于高山村寨和搬迁社区,在群众家门口放映了不少贺岁档影片。“以前,看露天电影是农村山寨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想不到现在又看到露天电影,我仿佛又找到大家点一支旱烟、拉一把家常、看一场露天电影的那种乡愁情愫了。”一位60岁的村民感慨。

作为电影爱好者,杨明金在走村串寨的过程中,收集了700多套放映机、1300多部胶片和3000多张海报,还成立了两个电影博物馆,自己当解说员,免费对外开放。截至目前,电影博物馆的观展人数已达40000余人次。

1998年至今,凭着一腔热情,杨明金不计报酬、风雨无阻,行走近30万公里,用4600余场电影点亮了乡村夜晚文化之光。日前,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公布,杨明金光荣入选。

云南网记者 李寿华

来源:云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