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关于杭州“兔子警官执勤时被撞”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热传,引发全网热议。然而,杭州交警部门火速辟谣,真相却令人哭笑不得。事件背后,是暖心误会还是恶意炒作?我们一探究竟!
图片来源官网
近日,一则关于杭州“兔子警官执勤时被撞”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热传,引发全网热议。然而,杭州交警部门火速辟谣,真相却令人哭笑不得。事件背后,是暖心误会还是恶意炒作?我们一探究竟!
【事件回顾】"兔子警官"意外走红,视频疯传引担忧
此前,杭州交警为提升儿童交通安全意识,推出真人版“兔子警官”卡通形象执勤活动。身着萌趣制服的交警在路口引导交通,与市民互动,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然而,7月15日,一段“兔子警官被电动车撞倒”的短视频突然刷屏,画面中身着制服的“兔子警官”倒地,引发网友揪心:“太危险了!希望平安!”“请保护这些可爱的执勤人员!”
【官方辟谣】交警回应:纯属乌龙!真相竟是...
面对舆论发酵,杭州交警部门第一时间调查并发布声明:网传视频系断章取义,实为安全演练片段!
据通报,当日某路口开展交通事故应急演练,参演人员包括交警、志愿者及模拟伤者。视频中“被撞倒”的“兔子警官”实为志愿者扮演,倒地动作是演练流程的一部分,现场全程有专业防护,无人员受伤。
“兔子警官执勤活动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所有互动场景均有严格预案。”杭州交警负责人强调,网传视频遭恶意剪辑,已对公众造成误导,呼吁停止传播不实信息。
【网友热议】真相曝光后,评论区画风突变
辟谣消息一出,网友反应两极:
- 暖心派:“虚惊一场!兔子警官没事就好,这种宣传方式真的很赞~”
- 质疑派:“演练为啥不提前通知?被剪辑的视频是不是别有用心?”
- 吃瓜群众:“果然又是标题党!不过兔子警官到底在哪执勤?想带孩子去偶遇!”
更有眼尖网友发现,视频中“兔子警官”的制服细节与官方形象略有差异,推测有人借机cosplay蹭流量。
【深度剖析】谣言为何总盯上“萌化执法”?
近年来,从“小熊交警”到“恐龙警长”,各地萌系执法形象屡屡出圈,但伴随的高关注度也成了谣言温床。
- 情感共鸣:萌化形象天然拉近公众距离,一旦涉及“受伤”“冲突”极易触发同情焦虑,加速谣言传播。
- 流量驱动:部分自媒体为博眼球,刻意截取演练、摆拍画面,嫁接惊悚标题制造“新闻”。
- 信息碎片化:短视频时代,断章取义的成本降低,公众往往“看5秒就转发”,忽视真相核查。
图片来源网络
【警方提醒】拒绝以谣传谣,守护城市温暖
杭州交警借此事呼吁:
1. 认准官方发布渠道(@杭州交警微博、公众号),勿轻信非权威来源信息;
2. 举报谣言线索,对恶意造谣者警方将依法追责;
3. 继续支持创意普法:“兔子警官”不会因谣言退缩,未来将推出更多趣味交通安全活动。
一场乌龙事件,既暴露了网络时代的谣言传播隐患,也让我们看到公众对执法创新的支持与关切。或许,“兔子警官”的走红恰恰证明:当严肃的交通法规穿上“萌”外衣,城市管理便多了一份温度。
谣言止于智者,真相需要守护。下次再遇“惊爆消息”,不妨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来源:每日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