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顾2023至2024年,以岭药业的营业收入呈现出阶段性下滑态势。但从另一方面讲,这一系列前瞻性的操作也意味着公司基本完成了库存的“出清”,为未来的轻装上阵和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出品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语叔编辑 | 闪电美编 | 邢静审核 | 颂文
伴随2025年半年报披露期的来临,市场的关注焦点汇聚在中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以岭药业身上。
中报数据显示,以岭药业的增长势头尤为迅猛,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加速度。
1、业绩走出周期,基本盘稳固如初
回顾2023至2024年,以岭药业的营业收入呈现出阶段性下滑态势。但从另一方面讲,这一系列前瞻性的操作也意味着公司基本完成了库存的“出清”,为未来的轻装上阵和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4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6.69亿元,同比增长26.0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41亿元,同比增长27.08%。
另外,以岭药业基本盘十分稳定,2025年上半年,公司心脑血管类产品贡献营收19.6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高达48.6%,且毛利率维持在65.54%的高水平,持续扮演着公司“现金牛”的角色。
米内网数据显示,在2024年中国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感冒用药TOP5中,连花清瘟颗粒/胶囊以20.74%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心脑血管领域,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三大产品合计市场份额达18.13%,较2015年提升4.49个百分点,持续领跑口服制剂市场。
这些拳头产品为公司平稳穿越市场周期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报告数据显示,以岭药业在上半年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8.32亿元,增幅超过两倍。
2、中药现代化构筑核心壁垒
以岭药业相较于众多传统中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坚持“络病理论”,以及在该理论指引下对中药现代化路径的持续探索与不懈追求。
所谓中药现代化,并非单纯的剂型改进或工艺优化,而是秉持“依照现代医学的标准与范式开展中药研究和生产”的理念,其目的在于运用现代科学语言清晰阐明中药的疗效与安全性。
所以,以岭药业一直以来就重视研发,研发投入始终位于行业前列。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公司年度研发投入营收占比重逐年攀升。到了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3.99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直接来到9.87%,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实际上,以岭药业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是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根本保障。
当下,以岭药业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其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而在专利中药领域,近五年已有连花清咳片、通络明目胶囊等5个新药获批。也正因此,中报数据显示以岭药业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其专利产品总营收达31.3亿元,心脑血管与感冒呼吸系统用药持续领跑行业;而二线专利品种营收同比劲增53.2%,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3、丰富在研管线释放未来价值
在稳固现有产品市场地位的同时,以岭药业源源不断地在研管线是其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现在以岭药业基本保持了每年研发1~2个新药的节奏,已经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产品梯队。
在中药领域,公司的1.1类新药“芪防鼻通片”已于2025年初获批准上市,此药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市场前景广阔。
此外,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柴黄利胆胶囊”以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芪桂络痹通片”也已进入新药申报(NDA)阶段,有望在年内获得批准,为公司增添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深耕中药的同时,以岭药业在化学药领域的布局也开始进入收获期。其在研管线中,用于术后镇痛的1类新药“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申报NDA,有望成为市场上该领域的有力竞争者。
而针对实体瘤和急性髓性白血病的“XY0206片”已进入Ⅲ期临床,市场潜力巨大。
展望未来,政策利好态势强劲。《“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国家级文件,为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环境。
随着一系列在研中药、化学药新品种相继获批上市,加之政策利好以及国际化进程加快,以岭药业已成功从一家依赖大单品的企业转型为创新驱动型的中医药公司。
*注:文中题图来自以岭药业官网;其余未署名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