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张大爷去世后,儿子卖掉破房,工人挖出十二面锦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4 04:30 1

摘要:七月的太阳烤得土地发烫,水一洒上去就冒着热气蒸发了。远处传来几声嘈杂的说话声,我随手撩起背心擦了把额头的汗,循声望去,看见几个人抬着担架从老张家出来。

老张去世的那天,我正在给自家的菜园子浇水。

七月的太阳烤得土地发烫,水一洒上去就冒着热气蒸发了。远处传来几声嘈杂的说话声,我随手撩起背心擦了把额头的汗,循声望去,看见几个人抬着担架从老张家出来。

老张家的院子门口聚了几个人,有的拿着手机,有的摇着蒲扇,说着什么。我关了水龙头走过去,还没开口,赵婶子就拉着我的手说:“老张走了。”

其实也不意外。老张患肺癌晚期已经有大半年了,整个人瘦得只剩下皮包骨,最近这个月更是卧床不起,吃不下,喝不下。张小波,也就是老张的儿子,每周都从县城赶回来给他爸洗澡换衣服,虽说是尽量体面,但看那样子,都知道挺不了多久了。

“他儿子人呢?”我问。

“已经打电话了,在路上呢。”赵婶子指了指村口的方向,“估计再有半个小时就到了。”

我点点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又回到了自己的菜园子。

浇着水,我脑子里却想着老张。他生前是个闷葫芦,很少和村里人说话,每天不是在自己的小院子里修修补补,就是背着手在村子附近的田埂上转悠。有时候我们碰见了打招呼,他也就点点头,嗯一声就过去了。

村里人背后都管他叫”怪老头”,因为他家的房子,说是房子,其实就是个平房加个小院子,院墙都是他自己用砖头一点点砌的,高矮不一,院子里种着七八株向日葵,比围墙还高。你要是不留神往里看一眼,就会看见那一片向日葵后面,有一双眼睛正盯着你。是老张。

那双眼睛有点儿吓人,不是因为凶,而是太认真了,好像他要把你整个人都看透一样。我小时候经常被吓得跑开,长大了才明白,那可能是老年人的孤独。

听村里老一辈说,老张年轻时不是这样的。他原先在县城的一家国营工厂做车间主任,是能说会道的人物,逢年过节经常给工人们讲故事,给大家带了不少欢乐。后来工厂倒闭了,他就带着儿子回了村,老婆早就不知去向。从那以后,他就变成了现在这个不爱说话的怪老头。

张小波大概是下午两点到的村子,我听见摩托车的声音,探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他风尘仆仆地冲进老张家的院子。

是真的着急。裤腿上全是土,T恤也湿了一大半,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应该是从工地直接赶回来的。张小波在县城做小工,听说现在跟着一个包工头在医院工地上干活。

老张出殡那天,全村就来了十几个人,大家抬着简单的棺材去了村后的坟地。没有哭声,没有纸钱,只有几个老人低声念叨着什么。张小波全程低着头,我看他肩膀一直在抖,但他硬是一声没哭。

火化回来后,张小波在村委会给大家发了烟和糖,也没多说什么,第二天一早就回县城去了。我本来以为这事就算过去了,却没想到半个月后,张小波又回来了,而且是开了一辆小货车回来的。

那天我正好在家门口扫地,看见张小波从他家里往外搬东西。

“小波,干啥呢?”我好奇地问。

他放下手中的箱子,直起腰来抹了把汗:“六叔,我把房子卖了。”

我愣了一下:“卖给谁了?这老破房子谁要啊?”

张小波笑了笑:“卖给开发商了,他们要建养老院,这块地正好在规划范围内。”

我更惊讶了:“多少钱?”

“十五万。”张小波说,“连地一起。”

村里的破房子能卖十五万,算是很不错的价钱了。难怪他这么高兴。

“那你爸的……”我指了指屋后。

“我爸的骨灰我带走,”张小波说,“等我在县城站稳脚跟,买了房子,就把他的牌位摆在新家里。反正……”

他没往下说,但我明白。反正老张在这个村子里,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

张小波搬了一天的东西,最后锁上院门的时候,我站在我家门口喊他:“小波,晚上去我家吃饭吧,明天再走。”

他摆摆手:“不了,六叔,我得赶回去,明天还有活干呢。改天吧,等我忙完这阵子请您喝酒。”

说完,他就开着小货车走了,连个招呼都没跟村里其他人打。

大概过了一个星期,村里开始热闹起来。开发商派了几台挖掘机来拆老张家的房子,准备平整土地。我闲着没事,就过去看热闹。

开发商找的是外地的工人,一个黑瘦的小伙子开着挖掘机,三两下就把老张家的院墙推倒了。那些向日葵东倒西歪地躺在地上,像是一群睡着的士兵。

我看着有点儿难受,就准备走。结果没走出多远,就听见工人那边传来一阵惊呼声。

“哎呦,这是啥玩意儿?”

我回头一看,只见那个开挖掘机的小伙子跳下车,弯腰从被推倒的墙缝里抽出一个东西。是面红底白字的锦旗,上面写着”全厂技术能手”几个字,下方落款是”XX机械厂”,年份是三十多年前的。

“谁的东西啊这是?”小伙子举着锦旗问周围看热闹的村民。

大家都摇头,我上前说:“这是原房主的东西吧,他以前在县城工厂当过车间主任。”

“哦,”小伙子点点头,随手把锦旗放在了挖掘机旁边,继续干活。

没想到接下来挖掘机每推倒一面墙,都会从墙体里掉出一两面锦旗来。大家都围了上去,有人拿起锦旗抖了抖上面的灰尘,念道:“XX厂技术革新先进个人……”

“这是,模范共产党员……”

“全县先进工作者……”

陆陆续续,从老张家房子的墙里、地下、甚至屋顶夹层里,一共挖出了十二面锦旗。

“这不可能啊。”我自言自语地说。

老王凑过来问:“六子,你说啥呢?”

我摇摇头:“没啥,就是觉得奇怪。老张在村里这么多年,从来没听他提起过这些事。”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老王说,“老张年轻的时候可是咱们村的骄傲,县里开表彰大会,他都是坐主席台的那种。后来厂子倒了,他就……”

老王的话没说完,但大家都懂。

一个曾经风光的人,落魄回村,谁也不愿意提起过去的辉煌。那些锦旗,就是他曾经的光环,也是他后来的枷锁吧。

我忽然想起老张那双总是盯着人看的眼睛。那不是孤独,是骄傲后的寂寞。

工人们把锦旗收拾好,放在了一旁。我本来想说要不要联系下张小波,把这些锦旗还给他,但转念一想,恐怕张小波早就知道这些锦旗的存在,却选择了不带走。

有些过去,或许就该留在过去。

下午,村委会主任接到了张小波的电话,说那些锦旗全部捐给村里,可以放在村委会的荣誉墙上。主任挂了电话,对我们几个在场的村民说:“小波说,他爸活着的时候从来不提这些事,但总是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来擦一擦。”

我们都沉默了。

当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老张穿着整齐的工装,站在厂门口,胸前别着大红花,手里拿着锦旗,冲着我笑。那笑容很陌生,因为我从来没见过老张笑。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突然很想去看看那些锦旗。到了村委会,只见主任正在忙着把锦旗挂在墙上,有几面已经挂好了,在阳光下,那些褪色的红布依然显得庄重而鲜亮。

主任见我来了,说:“六子,来帮把手。”

我点点头,接过他手中的锦旗。那面锦旗上写着”模范退伍军人”,落款是四十年前的某部队。

“老张还当过兵?”我惊讶地问。

主任点点头:“当然了,他年轻时可是连长呢。退伍后分配到了厂里,凭着军人作风,很快当上了车间主任。”

我抚摸着锦旗上的字,忽然感到一阵心酸。老张的一生,原来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一周后,张小波又回村了一趟,这次是来看那些锦旗的。我们在村委会碰到了。

他站在那面墙前,看着那十二面锦旗,眼圈有点红。

“小波,”我轻声问,“你知道你爸为啥要把这些锦旗藏在墙里吗?”

张小波点点头:“知道。”

他从兜里掏出一封发黄的信,递给我:“我搬家那天在我爸枕头底下找到的,给我的。”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信,上面是老张有些颤抖的笔迹:

“小波: 等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给你讲过我年轻时的事情,不是因为不想讲,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讲。

那些锦旗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东西,但也是我最痛苦的回忆。当年厂子倒闭,作为车间主任,我带头下岗,一个人扛下了所有指责和埋怨。有人骂我无能,有人说我背叛了工人,还有人在我家门口泼过粪……”

我停下来,看了张小波一眼。他低着头,示意我继续读。

“……那时候,我觉得那些锦旗就像是在嘲笑我。什么先进工作者,什么模范党员,到头来不还是保不住大家的饭碗。我把它们全都藏了起来,甚至想过要烧掉它们。

但每次拿出来准备烧,我又舍不得。那是我青春的见证,是我奋斗的证明。虽然最后的结局是失败,但过程中的每一步,我问心无愧。

所以我选择把它们藏在了墙里,既不展示,也不烧毁。它们就像我的一部分记忆,既不想忘记,也不愿想起。

小波,我知道这些年来我没有做一个好父亲。我把所有的失望和痛苦都埋在心里,变成了一个不爱说话的老头子。我害怕面对过去,也害怕谈论未来。但我希望你比我要勇敢,要敢于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

如果有一天,有人问起你爸是谁,你可以骄傲地说,他曾经是个好工人,好党员,好军人。虽然他后来沉默了,但他内心从未改变。

这些锦旗,你可以选择带走,也可以选择留下。无论如何,它们都是属于咱们张家的荣誉。

爸”

读完信,我的眼睛有些湿润。张小波接过信,小心地折好,放回口袋。

“六叔,”他说,“我爸生前从来没跟我说过这些事。小时候我总觉得他是个没出息的老头,整天闷在家里不说话,村里人背后叫他怪老头,我还挺难为情的。现在……”

他的声音哽咽了。

“现在怎么样?”我问。

“现在我才明白,”张小波说,“他不是没出息,他只是不知道怎么面对失败后的生活。那些荣誉和挫折,交织在一起,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向前走,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头看。”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爸是个好人,只是时代对他不太友好。”

张小波擦了擦眼睛:“我决定把这十二面锦旗留在村里,就当是我爸对村里的一点贡献吧。反正他这辈子,最快乐的时光应该还是在那个厂里。”

我点点头:“这样挺好。”

沉默了一会儿,张小波忽然问我:“六叔,你说我爸这么多年,是不是其实很寂寞?”

我想了想,说:“可能吧。但他应该也有自己的骄傲。你看他那些向日葵,种得比围墙还高,好像是要告诉所有人,他张老头虽然倒下了,但依然可以向着太阳生长。”

张小波笑了:“六叔,你这话说得真好。我爸要是听见了,肯定会高兴的。”

后来的事情很简单。老张家的地方盖起了养老院,村委会里的那面锦旗墙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参观点。每当有人问起那些锦旗的故事,村主任就会骄傲地说:“那是我们村张大爷的,他可是咱们村的骄傲!”

张小波在县城攒下了首付,买了套小房子,日子过得不错。他偶尔回村看看,每次都会在那面锦旗墙前站一会儿。

至于老张,他的故事还在村里流传着。只不过,他不再是那个”怪老头”,而是村里曾经的骄傲。

有时候我会想,人这一辈子,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那些红彤彤的锦旗,还是为了内心那份不灭的自尊?老张用他的方式告诉了我们答案——即使沉默,也要保持内心的骄傲;即使倒下,也要像向日葵一样,永远面向阳光。

那十二面锦旗,藏在墙里三十年,终于在老张离开后,重见天日。或许这就是他想要的结局——当他不再被人议论,不再被人指指点点的时候,他的荣耀才能无所顾忌地展现在阳光下。

前几天,张小波告诉我,他准备结婚了,女朋友是医院工地上认识的护士。他说要请全村人吃饭,地点就选在他爸原来的地盘上盖的养老院。

“六叔,你说我爸会祝福我吗?”他问我。

我拍拍他的肩膀:“当然会。你爸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没能看到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流淌着,但每当我路过村委会,看到那十二面褪色的锦旗,我总会想起老张那双执着的眼睛,和他最后留下的话——“虽然他后来沉默了,但他内心从未改变。”

或许,这就是一个普通人最大的坚持和骄傲吧。

来源:魔法师戴利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