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9日,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渭南协作团队第一届学术会议在渭南市中心医院成功举办。陕西省保健学会会长王岚,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新颖,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易新松,市卫生健康委医政科科长李
8月29日,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渭南协作团队第一届学术会议举办。记者 杨大君 摄
陕西网讯(记者 罗娜 杨大君)8月29日,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渭南协作团队第一届学术会议在渭南市中心医院成功举办。陕西省保健学会会长王岚,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新颖,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易新松,市卫生健康委医政科科长李伟等出席会议。渭南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党继革主持。
王岚在致辞中强调,医学科技发展下,群众健康需求从“能看病”向“看好病”升级,医学人文重要性凸显。渭南协作团队成立是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是渭南医疗界以人文赋能服务的创新举措。陕西省保健学会将全力支持:开放专家资源、学术成果及培训体系,助力本土化人文医疗模式;组织省级专家开展专题培训、案例研讨,提升区域人文服务能力;搭建学术会议、跨区域交流平台,促进理念碰撞与经验互鉴;通过定制化培养、科研支持,打造复合型人文人才队伍。期望渭南团队立足实际探索“人文+N”路径,形成可推广的“渭南经验”,为全省医学人文体系提供样本。
和新颖指出,渭南地区医学人文协作团队的成立,是回应时代呼唤的必然选择,是满足区域需求的务实之举,是凝聚专业力量的重要枢纽。陕西省保健学会将根据需求将前沿的人文理念与实践经验带到渭南基层;积极搭建省级专委会与渭南协作团队之间,以及渭南协作团队与其他地市之间的高效交流合作平台。把渭南地区医学人文骨干人才的培养纳入省级专委会的重点工作计划,为渭南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学人文人才队伍。协助挖掘、凝练、推广渭南地区优秀的医学人文实践案例,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渭南人文品牌”。
易新松表示,学术基地成立是推动医学技术与人文融合、提升区域医疗服务内涵的关键举措。作为秦东最大三甲医院,渭南市中心医院始终牢记“守护东府百姓健康”初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近年来,通过文化建设、“院领导接待日”、“五声”服务文化、叙事医学等实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让患者感受有温度的就医体验。未来,将构建“立体化人文培育体系”、打造“秦东人文医疗共同体”、推动“智慧人文医疗融合创新”,提升服务温度与品质。
李伟指出,医学人文是医疗服务的灵魂,渭南市将其作为提升区域医疗水平的重要内容。协作团队成立并获授学术基地,标志渭南医学人文建设进入新阶段。希望市中心医院发挥“领头雁”作用,联动各级机构,在人文理念传播、人才培养、学科融合、实践创新等方面形成合力,打造渭南特色人文品牌。并提出三点期望:以学术基地为纽带推动纵深发展,形成可推广经验;以人文精神为核心融入诊疗全流程,提升服务温度;以协作机制为抓手促进资源下沉,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为守护群众健康贡献力量。
党继革作为渭南协作团队负责人表示,医学人文是医疗灵魂、医患纽带与发展内核,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承诺:将强化使命担当,团结各方力量搭建交流平台,推动人文理念融合;结合渭南需求开展培训、研讨和公益行动,优化服务流程,助力“健康渭南”建设;创新工作机制探索特色路径,加强区域联动形成可复制成果,打造示范标杆。团队将以成立为起点,奋力书写人文建设新篇章。
会上,王岚宣读批复文件并为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渭南协作团队授牌,和新颖为团队负责人颁发聘书,渭南协作团队负责人党继革上台接牌、接受聘书。随后,一场以《基于患者体验提升的医院服务效能管理》为主题的学术讲座精彩开讲,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思想的盛宴。
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渭南协作团队成员、各医联体单位代表,以及渭南地区各医疗机构致力于医学人文建设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同仁参会。
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渭南协作团队第一届学术会议现场。记者 杨大君 摄
陕西省保健学会会长王岚致辞并宣读批复文件。记者 杨大君 摄
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新颖致辞。记者 杨大君 摄
渭南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易新松致辞。记者 杨大君 摄
渭南市卫生健康委医政科科长李伟致辞。记者 杨大君 摄
渭南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党继革主持会议。记者 杨大君 摄
授牌与颁发聘书仪式。记者 杨大君 摄
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新颖作专题讲座。记者 杨大君 摄
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渭南协作团队第一届学术会议合影。记者 杨大君 摄
来源:渭南医疗网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