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 月 28 日,《909 帮忙热线》交警会客厅特别邀请临渭交警大队交通秩序管理中队中队长李斌做客直播间,围绕开学季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管理和出行安全保障工作与广大听众进行交流。
8 月 28 日,《909 帮忙热线》交警会客厅特别邀请临渭交警大队交通秩序管理中队中队长李斌做客直播间,围绕开学季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管理和出行安全保障工作与广大听众进行交流。
主持人王翠对话临渭交警大队交通秩序管理中队中队长李斌
【超前部署:多维度夯实开学交通基础】
李斌:今年秋季开学整体情况与往年相比无大幅变动,除新增两所中学,小学、幼儿园方面未出现明显变动,所以勤务部署主要参照往年成熟经验推进,同时针对新情况细化准备,重点落实以下工作:
1、8 月 25 日,临渭交警大队专门召开秋季开学交通安全专项部署工作会,明确各部门职责;8 月 27 日,又联合区教体局、公安分局、卫健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互联行动专题会议,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开学交通保障合力。
2、要求全大队尤其是各一线中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开学前主动与辖区内每所学校对接沟通。考虑到本周六、周日是学校集中报名时间,重点确认各校报名方式 —— 是分时段错峰开展,还是集中统一进行,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与学校紧密配合,做好报名期间的交通保障工作,避免报名时段出现拥堵。
3、对辖区内所有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设施设备(如信号灯、斑马线、隔离护栏、警示标志等)进行全面排查,发现损坏、缺失或设置不合理的情况,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处理修复;针对今年新增的两所中学,已提前为其周边新装了必要的交通设施,确保开学后校园周边交通秩序规范,学生出行安全有保障。
4、通过交警指挥中心开展深入的数据分析与研究,结合开学后校园周边车流、人流变化规律,对相关路段的交通信号灯时长进行优化调整,尽量实现 “绿波” 通行,提升路段通行效率;同时,积极与教育部门沟通,推动 “开学第一课” 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尤其在报名及开学初期,加大对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的整治力度,针对上下学易扎堆拥堵的路段,增加巡逻管控频次。
5、借助学校平台向学生和家长普及交通安全知识,重点强调 “一盔一带” 的重要性,加大对未按规定佩戴头盔、未系安全带行为的管控,切实保障出行安全。
提醒:目前,部分路段施工还未结束,开学后可能对周边通行造成一定影响。请各位家长提前规划好孩子上放学的时间与路线,预留充足出行时间,避免延误。
【高峰勤务:全流程发力,全力护学保畅通】
临渭交警大队交通秩序管理中队中队长李斌
李斌:从9 月 1 日起,临渭交警大队正式恢复开学后的交通高峰勤务模式,通过 “警力布防 + 违法查缉 + 联动护学” 的组合举措,保障校园周边及重点路段通行顺畅:
1、启动辖区内所有高峰岗,机关警力与一线中队警力全部下沉至路面,在校园周边重点路口、城区易拥堵路口设置固定执勤岗,安排民警现场指挥交通、疏导车流;在流量较大的重点路段(如学校周边主干道、上下学必经路段)安排铁骑民警巡逻,及时发现堵点、乱点并快速处置;同时,指挥中心通过视频巡逻实时监控路面情况,一旦发现警情,第一时间联系辖区中队赶赴现场快速处理。
2、在学生上学集中路段的交通卡口设置固定查缉点,重点查缉涉及学生和家长的交通违法行为,包括无证驾驶、两轮电动车或电动三轮车一车载多人(超员)、三轮车违法载人,以及 “一盔一带” 落实不到位(如驾乘电动车未戴头盔、驾驶机动车未系安全带)等行为,从源头减少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3、针对上学时段家长送学集中、易导致学校门前道路拥堵的问题,进一步强化 “警校家” 联动机制 —— 上学时段,组织学校老师、家长志愿者与交警共同走上路面,形成 “接送护” 闭环:由老师或志愿者在学校门前指定区域,从家长车上直接接下学生,集中后统一护送进校园。这一流程能确保家长车辆在路面 “即停即走”,仅需几秒钟即可完成送学,大幅提升路面通行效率,同时通过多方协作维护路段秩序,保障该区域道路畅通与学生安全。
【恶劣天气应急预案:提前防范,应对突发】
李斌:针对开学后可能出现的雨雪等恶劣天气,以及路面突发警情,临渭交警大队已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确保恶劣天气下交通秩序平稳。若遇下雨天等恶劣天气,高峰时段要求民警提前上岗、延迟下岗,直至辖区内各路段路况平稳畅通后再撤离;期间由大队领导统一指挥调度,同时安排督查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应急措施落实到位。
平峰时段则加强全辖区巡逻管控力度,对重点路段、桥梁、急弯陡坡以及易发生内涝或塌方的区域开展全天候巡管,增加巡逻频次,一旦发现突发情况,将随时实施交通管制或采取其他应对措施,并上报相关部门及时处理,以保障辖区群众的安全。
【“肉包铁”不是玩笑!聚焦两三轮车安全整治】
李斌:校园门前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是交管部门重点关注的违法情况,同时两三轮车交通违法则也是整治的重中之重。目前重点查处的两三轮车违法行为包括:驾乘人员不戴安全头盔、逆向行驶、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以及两轮车超员(一车载多人)、三轮车非法载人等。之所以特别重视两三轮车违法整治,核心原因有两点:
1、根据事故处理部门的统计数据,两三轮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总量相对较大;且两三轮车被称为 “肉包铁”,车身无坚固防护,安全头盔是唯一能保护驾乘人员头部的装备,一旦发生事故,两三轮车驾乘人员受伤害的程度远高于其他车辆驾乘人员。
2、两三轮车机动灵活性较强,部分驾驶人安全意识薄弱,常出现穿插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情况,易与其他车辆发生刮擦、碰撞,扰乱正常交通秩序。
有群众反映“自家电动车只能带 1 个人,带 2 个人就会被交警查处,但家里没有其他人帮忙送孩子,确实有实际困难”,也有群众觉得 “三轮车拉几个人更方便,偶尔有特殊情况需要载人”。但必须明确的是,交警部门整治这些违法行为,本质是防范事故发生后的严重后果 —— 一旦发生事故,原本载 2 人可能导致 2 人受伤,载 3 人则会导致 3 人受伤,三轮车非法载人涉及的人员更多,事故后果会更严重。因此,严管两三轮车违法,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
【热线快答】
刘女士:最近上下班时,发现吾悦十字、乐天大街和金水路十字这两个路口的灯时不一致,比如由南向北方向是绿灯,由北向南方向却是红灯,想知道原因。
李斌:在暑期,我们对辖区内的路口进行了研判,辖区内多个路口流量情况不同,有的路口流量相对较少,有的路口流量则比较大,而流量大的路口冲突问题严重。为了确保这些路口的安全,我们采用了相位放行的方式(一个方向一个方向地放行路口的车辆和行人)。相位放行并不是全时段设置的,我们会监测路口的流量情况,根据实际流量来确定设置时段,全天24小时有多个灯时管控模式,例如有的路口一天可能有 8种模式,比如晚上是一种模式,中午休息时间是一种模式,早高峰和晚高峰是一种模式,平峰时段是一种模式,前半夜和后半夜又各是一种模式。这样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也能更好地保障路口安全。您通过路口时,可能刚好赶上了多相位放行的时间段。
另外,我们在部分路段还设计了“绿波带”,实现车辆能同时通过三个路口的绿灯通行。管控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体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是针对整个路段的规划,可能在某个路口看起来是一种情况,但从整个路段(比如包含三个或四个路口)来分析,这种设置能大幅提升整体通行效率。从数据结果来看,目前辖区内各路口的交通管控效果,相比以往有大幅提升,通行秩序更规范、拥堵情况更少。
编辑:吴 莹
审核:王 钊
终审:白絮飞
监制:黎 英
来源:渭南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