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持续拓展新时代库布其治理模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9 17:05 3

摘要:8月29日,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会上,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吉日木图介绍了鄂尔多斯市在防沙治沙中的成功经验。

人民网呼和浩特8月29日电 (记者 苗阳)8月29日,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会上,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吉日木图介绍了鄂尔多斯市在防沙治沙中的成功经验。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苗阳摄

鄂尔多斯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928万亩,占全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任务总量的56%,占全区的70%,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主阵地。鄂尔多斯市率先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综合实施光伏治沙、以路治沙、科技治沙、工程治沙,持续保持日均治沙万亩攻坚态势,完成防沙治沙1000多万亩,努力创造新时代的防沙治沙新奇迹。

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重点是全面治理库布其沙漠、歼灭毛乌素沙地,鄂尔多斯市通过整合资金、整合力量、整合技术、整合效益,凝聚防沙治沙新动力,库布其模式、毛乌素经验受到国际国内广泛关注。

库布其沙漠总面积2116万亩,全部在鄂尔多斯境内,鄂尔多斯市坚持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通过筑牢绿化带、淤地坝、光伏治沙带、锁边林“四道防线”,入黄泥沙量由2700万吨降至400万吨,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到40%,2025年计划治理率达到50%。毛乌素沙地总面积7050万亩,鄂尔多斯境内4772万亩,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鄂尔多斯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重点实施七道沙六道川治理、蒙陕宁界联防联治、上风口130公里阻隔带、下风口145公里阻沙带“四大工程”,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80%,2025年计划治理率达到85%。

同时,在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以南,按照相对集中、有断有连、线性布局原则,打造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治沙带,累计已规划布局光伏项目6079万千瓦,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光伏治沙约300万亩。截至目前,共争取获批光伏指标3979万千瓦。

此外,鄂尔多斯市通过不断探索科学治沙,提高治沙效率,从“人海治沙”到“机械治沙”,从“粗犷治理”到“靶向治理”。

一是在整合技术上下功夫。建设国际荒漠化防治技术创新中心,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傅伯杰院士团队带动引领,与“三北”工程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设防沙治沙装备创新产业园,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大力推广水冲插条、可降解容器造林等治理技术,研发应用飞播无人机、植树机器人、灌木平茬机械、沙障铺设机械等先进装备,节约人工成本近30%,效率提升5倍以上,治沙机械化率达到75%,成功举办全国防沙治沙机械装备现场会。

二是在科技治沙上下功夫。围绕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林草碳汇、机械应用等环节强化科技攻关,构建多层次、多维度防沙治沙科技项目支撑体系。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争取中央财政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项目4项,实施“科技兴蒙”项目14项、自治区“三北”工程攻坚战“揭榜挂帅”项目4项,市科技重大专项和成果转化项目38项,累计投入资金2.18亿元,加速推进治理模式和治沙技术迭代更新,林草科技应用转化率达到60%。

三是在科学治理上下功夫。坚持以水定绿、适地适树,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优选沙柳、柠条、沙棘、杨柴等乡土优良树种草种,对“三北”六期建设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全面论证,开展林草湿荒生态系统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灌木植被碳储量监测计量方法学研究和地方标准制定,打造荒漠化种质资源库、黑赖沟孔兑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恩格贝生态示范区,不断推动防沙治沙新模式、新技术、新场景示范应用,努力用科技创新谱写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新传奇。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