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先生在离婚后的半年时间里,已经被前妻折磨得苦不堪言,凌晨半夜的时间段,常常接到前妻打来“你不得好死”的骚扰电话,以及微信上“我要杀死你!”的死亡威胁,她还多次扬言要到王先生所在的单位去闹事,声称要将王先生的隐私公布到社交媒体上。据李律师在卷佐证的证据统计,单
近日,安嘉律师李凤影收到了一面来自当事人王先生送来的锦旗。“专业、真诚,捍卫了法律公正,赢得信任与尊重”,王先生非常感激李律师帮助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王先生在离婚后的半年时间里,已经被前妻折磨得苦不堪言,凌晨半夜的时间段,常常接到前妻打来“你不得好死”的骚扰电话,以及微信上“我要杀死你!”的死亡威胁,她还多次扬言要到王先生所在的单位去闹事,声称要将王先生的隐私公布到社交媒体上。据李律师在卷佐证的证据统计,单单夜晚的死亡威胁就不下20余次,这让王先生不堪其扰,于是委托了李凤影律师代理此案,想要李律师帮助他阻止这个行为。
但这起人格权侵害禁令案件的双方当事人,系协议离婚的离异夫妻,具有深层的情感纠葛与离婚背景,显然不同于大多数陌生人之间发生的侵害。
如果考虑到使用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根据《反家庭暴力法》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离婚后的人身权益保障,只给予了婚姻存续期间以及恋爱期间的双方以及离婚后女性的主张资格,而没有给予离婚后的男性,所以使得这个裁定的认定陷入了主体资格不适格的困难局面。
李律师为了拥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够一举成功立案,做足了两手准备,她同时带上了“人格权侵害禁令”与“人身安全保护令”两个案由材料远赴西南地区立案,这仍然没有降低立案的难度。法官考量诸多因素:基于离异夫妻关系背景,需要根据女方辱骂背后的具体原因来衡量其行为的对与错;裁定结果能否真正起到阻止女方的侵权行为的作用?后期能否执行?法院尚未有前夫遭受前妻这类谩骂威胁的案例可借鉴,所以裁判必然谨慎起见。
最终通过李律师庭审中的充分举证,以及庭后与法官展开了长达半个多月时间的多次电话、邮件等方式的深入沟通联络,并就全国范围内的类案进行海量检索,从法理与情理角度全面梳理案情报告与案件代理词,以此不断打消法官的重重顾虑,最终说服法官做出裁定:一、禁止女方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侮辱、诽谤、威胁申请人王先生及其近亲属;二、禁止女方纠缠、骚扰王先生;三、禁止女方泄露、传播王先生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四、禁止女方到王先生工作单位对王先生实施谩骂、诽谤、骚扰行为。本裁定自作出之日起六个月内有效。
法官还表示,法院也将对案件双方进行定期回访,并与律师保持沟通,关注后期的执行状况,为进一步掌握案件结果对社会产生的涟漪效果,以此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案件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来源:小鸾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