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过万却招不到人!我国三大行业用工荒,年轻人为啥不愿意干?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3 20:09 2

摘要:如今,就业市场呈现出一种令人费解的矛盾景象:“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一边是求职者四处碰壁,2024年高校毕业生超1170万,胖东来招聘209名本科及以上员工,简历投递量却高达31593份,竞争激烈程度超乎想象,同时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45亿人。而另一边

如今,就业市场呈现出一种令人费解的矛盾景象:“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一边是求职者四处碰壁,2024年高校毕业生超1170万,胖东来招聘209名本科及以上员工,简历投递量却高达31593份,竞争激烈程度超乎想象,同时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45亿人。而另一边,部分企业即便给出月薪过万等优厚条件,仍招不到人。为何年轻人对高薪岗位敬而远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行业困境与社会因素?下面,让我们聚焦电梯维保、养老护理、建筑这三大典型行业,一探究竟。

用工荒的三大行业

在就业市场“冰火两重天”的局势下,电梯维保、养老护理、建筑这三大行业成为用工荒的典型代表。

先看电梯维保行业,它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保障电梯安全的关键。随着城市建设加速,高楼林立,电梯使用量猛增。我国电梯保有量持续攀升,可维保人员数量却跟不上,缺口愈发明显。

上海跃菱电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克胜称,行业长期缺人,即便公司安排住宿,新人月薪5000元左右,成熟技术人员超1.5万元,仍招不到合适人才,新招来的年轻人不到一年常走一半。

原因在于劳动强度极大,维保员要在超50摄氏度的高温、狭小机房工作,背着沉重设备爬楼梯、钻井道,检查上万个零部件,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他们还需24小时待命,电梯故障时,尤其是关人等紧急情况,30分钟内就得赶到现场解救被困人员。

而且几乎无假期,每15天就要对一台电梯进行维护保养,一轮耗时约一个月,紧接着投入下一轮,工作连轴转,十分疲惫。

再看养老护理行业,它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支撑。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65岁以上人口超2.17亿,失能老人约3500万。养老院对护理员需求迫切,甚至降低招聘门槛,“无学历要求”“无技术要求”的招聘信息常见,可岗位依旧空缺。

在年轻人眼中,该行业缺乏吸引力。他们更看重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和职业上升空间,觉得养老护理工作低薪,每天伺候老人辛苦且看不到发展希望,所以宁愿送外卖或在企业拿三千月薪,也不愿从事这一行业。

建筑行业作为城市建设主力军,截至2023年底,我国仍有近3亿农民工投身其中,部分工人日薪可达四五百元。但近年来,从事建筑工作的人数直线下滑,招工难问题加剧。

刚毕业的年轻人难以忍受其工作环境,每天户外风吹日晒,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又脏又累,还有安全隐患,长期工作易患职业病。而且工作内容单一,上升空间有限,和当下年轻人追求多元化、发展性的职业观念相悖。

与此同时,短视频行业兴起,一些网红轻松月入数万甚至数十万,对比之下,年轻人宁愿拿着低薪摸索,也不愿涉足建筑行业。

这三大行业给出月薪过万的优厚条件,却仍招不到人。深究年轻人拒绝的原因,恶劣的工作环境与高强度劳动是主要障碍。

电梯维保员在高温、狭小空间作业,遇故障需争分夺秒;养老护理员要应对老人多样需求,工作氛围压抑、时间不固定;建筑工人在灰尘漫天、机器轰鸣的环境中,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易患职业病。

职业发展受限也让年轻人望而却步。电梯维保从新手到技术能手需8-10年,且晋升空间小;养老护理员晋升慢,薪资提升不明显,缺乏系统培训;建筑工人多从事重复性体力劳动,受项目周期影响,职业稳定性差,天花板低。

社会观念的束缚同样关键。传统观念里,建筑工人被视为“卖苦力”群体,社会地位低,年轻人择业时觉得从事建筑工作“没面子”。

养老护理行业也面临社会偏见,很多人认为护理员工作辛苦、收入低、地位低,导致年轻人忽视其重要性和潜力,更倾向选择“体面”的职业。

新兴行业的崛起冲击了年轻人的择业观。短视频、直播、电商等行业工作环境轻松、时间灵活、收入丰厚,网红的成功吸引大量年轻人。

相比之下,传统行业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收入增长慢、职业发展受限,年轻人自然更倾向新兴行业,追求自由、多元、有挑战的职业生活。

面对用工荒的严峻挑战,企业作为用工主体,必须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革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年轻人的需求。

在待遇方面,企业应摒弃传统的低薪策略,建立合理且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同行业的薪酬水平,确保自身的薪资待遇能够吸引人才。除了基本工资外,还应增加绩效奖金、年终分红等激励性收入,让员工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

例如,一些企业为电梯维保人员提供高温补贴、加班补贴,为养老护理员设立绩效奖励制度,根据护理质量和老人满意度发放奖金,这些举措都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收入水平,增强了岗位的吸引力。

工作环境的改善同样刻不容缓。对于电梯维保行业,企业可以投入资金,为机房安装空调、通风设备,改善高温作业环境;配备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减轻维保人员的工作负担。

养老护理机构应优化居住环境,为护理员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引入智能化护理设备,降低护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

建筑企业则要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为工人提供安全帽、安全绳等高质量的防护用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工人在高温、严寒等恶劣天气下长时间作业。

培训与晋升机会,是留住人才的关键。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为新员工提供入职培训,帮助他们快速熟悉工作流程和业务知识;为老员工提供技能提升培训,满足他们不断成长的需求。

同时,开辟多元化的晋升通道,除了技术晋升路线外,还应设立管理晋升路线,让有能力、有抱负的员工能够在不同领域实现自我价值。比如,一些建筑企业选拔优秀的工人担任班组长、项目经理等管理职务,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府在解决用工荒问题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政策扶持是政府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对招聘困难行业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支持,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设立专项人才发展基金,用于奖励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此外,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职业院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引导职业院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开设与电梯维保、养老护理、建筑等行业相关的专业课程。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例如,一些地方政府推动职业院校与建筑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为企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社会观念的转变,是解决用工荒问题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摒弃传统的职业偏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认识到每一个职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电梯维保人员、养老护理员还是建筑工人,他们都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认可。

通过宣传和教育,改变社会对这些行业的刻板印象,营造一个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社会氛围。

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应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报道这些行业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展现从业者的辛勤付出和职业精神,让更多人了解这些行业的真实面貌。宣传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投身其中。

例如,媒体可以报道一些优秀养老护理员的感人故事,让人们看到这个行业的温暖与价值;宣传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新发展,激发年轻人的兴趣和热情。

用工荒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路上的棘手难题,电梯维保、养老护理、建筑行业用工荒背后,潜藏着诸多深层次问题,严重影响企业运转、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解决用工荒刻不容缓,这关系企业存亡、社会和谐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企业提升待遇、优化环境,政府加大政策扶持,社会转变传统观念,多方携手,定能缓解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让劳动者各得其所,助力社会稳健前行。

来源:颜冬升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