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万份简历挤瘫服务器,本科生争当保洁:于东来一句反问,揭穿当代教育最痛的伤!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9 15:27 2

摘要:有人拼命卷绩点,有人奔波刷实习;有人挤破头考编,也有人转身扎进服务业——只为寻求一方“尊重+安稳+高回报”的天地。这不是虚构的职场寓言,而是胖东来招聘现场的真实一幕:8.3万人投递简历,8027人进入文化评估,最终仅2988人接到信息采集通知。就连保洁、保安岗

有人拼命卷绩点,有人奔波刷实习;有人挤破头考编,也有人转身扎进服务业——只为寻求一方“尊重+安稳+高回报”的天地。这不是虚构的职场寓言,而是胖东来招聘现场的真实一幕:8.3万人投递简历,8027人进入文化评估,最终仅2988人接到信息采集通知。就连保洁、保安岗位,也明确要求“本科以上,25岁以下”。

在这场堪称“现象级”的招聘事件中,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没有趁势“收割人才”,反而对着一位想转行的大学生发出灵魂反问:“你学了四年计算机,为什么要来超市摆毛巾?”这句话,看似拒绝,实则点醒了数万人——“放弃专业不等于逃避内卷,扔掉了武器,才是真正的战场逃兵。”

不是学历贬值,是价值观正在重构

当本科学历成为投递保洁岗位的“门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世界太疯狂!”但胖东来的招聘逻辑,远非表面那么简单。

事实上,胖东来要的不是“扫地的人”,而是能理解企业文化、参与数字化流程、具备服务意识的现代服务业人才。换句话说,他们筛的不是学历,而是认知与价值观是否同频。

正如经济学家朱克力所说,这一现象反射出年轻人对“稳定+尊重+回报”岗位的极度渴望。我们不应简单批判“学历贬值”,而该看到:当年轻人宁愿用本科学历换一份有尊严的生活,教育的回报方式正在被重新定义。

你追求的到底是“逃避”还是“选择”?

那位在直播间提问的大学生说:“互联网太卷,胖东来待遇好、节奏稳、有尊重感。”

于东来没有否定他,却提醒他:“你要是因为怕压力就扔掉专业,就像战士上战场前把枪扔了。”

这句话之所有能刷屏,是因为它戳中了一个时代心结:很多人把“转行”当作“逃离”,却忽略了——没有方向的奔跑,不过是从一个困境跳进另一个迷茫。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让我们学会逃避,而是帮我们建立判断、选择和坚持的能力。

胖东来给的不仅是工资,更是“时间的尊严”

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向往胖东来?

不仅仅是因为税后月薪9000+、管理层年薪70万,更因为那里写着:“每周工作不超过36小时,年休假不低于40天”。

在普遍“996”“大小周”的今天,这种制度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它明明白白告诉所有人:人不是机器,工作不该是消耗,时间理应被尊重。

这不是福利,而是理念的胜利。它用一种近乎理想主义的制度,回应了这个时代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集体渴求。

真正的教育,是让人走得进职场,也找得回自己

于东来最后对那位大学生说:“你要真想结合专业来,我们智能仓储系统更缺人。”

你看,他不是拒绝年轻人,而是拒绝“盲目地来”。他希望每个人是基于认同与热爱做选择,而不是出于恐惧或从众。

教育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制造“同一批货”,而是培养“有魂的人”——真正的好岗位,不是你追着我挤,而是我站在这里,正好你也走向我。

写在最后

胖东来的招聘潮,终会退去。

但这场8.3万人参与的“投简历运动”,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代教育的软肋与光芒:

我们教学生知识,却少教他们如何对待知识;

我们鼓励他们就业,却很少帮他们理解什么是“值得做的工作”。

于东来那句“你别扔了你的枪”,值得每一个教育者与求职者深思。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了当初为何出发;

不要因为风大雨急,就轻易放下自己最擅长的武器。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你的看法

你是会选择“专业对口但卷”的工作,还是“跨界但更有尊严”的职业?

这一次,我们不谈对错,只聊选择。

来源:雪茹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