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打广告的乾隆通宝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3 18:54 3

摘要:正面上半部分压印的是“中国-LYON-HALL&CO-日本”,下半部分压印“BALTIMORE”(美国巴尔的摩市),背面上半部分压印的是“中国 印度 日本”,下半部分压印“地毯进口商”。

作者 梁媛

在首席收藏上看到一枚非常有趣的乾隆通宝,前后的外缘都印刻了一圈外文:

华艺国际(广州)2024秋拍

正面上半部分压印的是“中国-LYON-HALL&CO-日本”,下半部分压印“BALTIMORE”(美国巴尔的摩市),背面上半部分压印的是“中国 印度 日本”,下半部分压印“地毯进口商”。

随后在首席收藏看到一篇文章,讲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亚裔美国人亦或者是从亚洲国家进口商品的美国商家,通常会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铸造的钱币用作广告代币,在钱币上压印公司的名称、地址、业务等等,此枚乾隆通宝上的“LYON-HALL&CO”就是一个经营地摊生意的公司,文章考证翔实有趣。

作者和氏币还有另一篇文章是关于十九世纪初移民美国的华人所铸造的钱币,讲述广告代用币的中国元素,小编瞬间想到了今年周润发、王宝强主演的贺岁片《唐探1900》,两篇文章都很精彩,现转载于此。

Lyon-Hall & Co.公司广告币

转自首席收藏 作者:何氏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铸造的钱币,常被亚裔美国人(尤其是华人)或美国商家(从亚洲国家进口商品)用作广告代币,在上面打上 (counter-stamped)或刻上(manually inscribed)与他们的业务相关的信息,例如这些公司或商店名称、地址,业务等等。

今天发的是Lyon-Hall & Co.公司发行的一组广告币。

根据 Russell Rulau 在《美国贸易代币 1866-1889》第54 页的注释:Lyon-Hall & Co.公司最先是叫Lyon & Co公司,由J. Crawford Lyon 和 William A. Lyon在1881 创建,当时总部年起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巴尔的摩西街 234 号。主要经营地毯生意。1884 年,John W. Hall入股,公司改名成为 Lyon-Hall & Co.,并开始从事进口贸易, 主要从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等国进口地毯。公司总部于 1887 年搬到了西巴尔的摩街 8 号,1890 年搬到了霍普金斯广场 105 号,1892 年搬到了南街 6 号。1895 年,John W. Hall退出,公司名字又改回变成了Lyon-Hall & Co。

今天发的这一组广告币主要用大清的铸币,包括 4枚“乾隆通宝”,3枚 “嘉庆通宝”,还有一枚 “道光通宝”。

其中一面印有“China-Lyon-Hall & Co. - Japan./Baltimore”字样;另一面为“China-India-Japan./Matting importers”。有趣的是这些广告币多数都有镀金。

到目前为止,只收到一枚 (也是目前所看到的唯一的一枚) 刻印在日本钱币“宽永通宝”上的Lyon-Hall & Co 公司广告币。与其他打印在清朝通宝上的戳文不同的是,这枚“宽永通宝”上的广告文倒像是手工刻上的。

有趣的是, Russell Rulau (《美国贸易代币 1866-1889》的作者)说此类广告币他仅见过“四个”。而Gregory G. Brunk 博士 (一位在收藏领域颇有建树的作家和出版商,著有《商业和私人戳记硬币:在世界上最小的广告牌上做广告》一书) 在其手稿中提及只有六个。看来此类广告币的数目大大被低估了。

美国二十世纪初代用币,纪念章中的中国元素

转自首席收藏 作者:何氏币

据美国政府记载,首次的中国移民起始于1820年左右, 正值清朝嘉庆帝驾崩/道光帝继位的时间,也是清朝衰败开始。较大的潮流约在1850年代,时值美国西岸加州的淘金热。其中多数是来自广东的华人。他们不愿忍受家乡贫困的生活景况,背井离乡,开始了艰辛的异国闯荡。他们中多数人参加美国的铁路修建,或在煤矿上以靠卖苦力为生。其中也有凭着自己的努力,开店行商,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早期的移民多聚集在加州,纽约州,以及麻省。这些华人为老美的早期建设出了自己的血汗,更是为中国文化在美国的传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中国元素可以说是渗入到老美文化的方方面面。今天就从极细小的一个侧面向大伙介绍一下中国元素在早期代用币,以及纪念币章上体现。

第一大类是早期的华人商店的广告代用币:

1) 普通华商代用币:一些早期移民凭着自己的努力,开店做生意,也和其他美商一样,发行代用币为自己的商店打广告。这类币和多数老美早期商家的代用币没有太多差别。唯一有特征的是中式姓氏。

比如下面这两个代用币。一个是早年开在Alhambra市(离我现在住处仅5分钟车程的一个市镇)的“蒙氏”烤肉店—“Meng’s Bros Smoke house”; 另一个是“王查理”开在旧金山的雪茄店。

2)带中文字的华商代用币。这类币直接印上店主的中文名字或商店的中文名称。比如这个开设在Idaho州Boise市的“竹园”酒家。中英文的店名全都印在币上,想必广告效果会更好些吧。

还有这几枚“华昌”公司, 以及 “多利”公司,“安盛”公司, “东湖馆”, 以及“五湖洞馆” 的广告币。

3)融入中国特色文化的华商广告代用币:这类代用币的设计融入了典型的中国元素。比如下面这枚药店的代用币,除了币值,其中的一面是个草书的“药”字。把商店的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下面这几枚带有“进,发,赏,福”等中国吉语以及币值的代用币:

4)双面带面值的代用币:比如下面这枚“发财五洋”以及“五角”

5) 双面吉语币。这类币没有店名,也没有币值,主要是华人商店发行的在小范围内送出的纪念币。比如下面带有“宝”,“如意”,“华美”等字样的币。

第二类是美商发行的针对华人群体的广告币。

比如下面这两枚一枚币身为嘉庆通宝, 另一枚为乾隆通宝铜钱。但币正面外廓加印有"China- Lyon-Hall & Co. - Japan./Baltimore”, 而币背面外廓则为“"China- India - Japan./Matting Importers."英文字样。The Lyon-Hall 是在美国巴尔的摩19世纪初注册的一家专营销售从亚洲诸国(如:日本,印度以及中国)进口地毯饰品的公司。算一算嘉庆皇帝在位时间为1796 to 1820, 用这类铜板子印上自己公司的名号, 这样的广告倒也算新颖。

第三大类是纪念币

身体健康,家庭富足,阖家团圆,幸福安乐一直是华人追求的人生目标。这些也往往会体现在早年在美华人发行的纪念币,或是针对华人为客户群的纪念广告币。

1)华人发行的吉庆纪念币:比如下面这几枚带有“福寿”,“招财进宝”,“寿字八卦”,“福寿友好”的纪念币。

还有这枚“长命富贵”中心“汉”字。其实也属北美华人所发行。

还有这枚西雅图华人商会发行的纪念币。

2)美国商家以华人为客户群的广告纪念币。

比如这枚加州首府Sacramento为纪念Kenneth R. Bright发行的 “lucky token”,也不忘加一句“Gung Hee Fat Choy”(恭喜发财)

还有这枚纽约曼哈顿储蓄银行发行的这枚龙凤吉祥如意中西结合的广告币。

最后再发两枚1911年National MedalCompany发行的关公纪念章。

当然,这些都只是繁多的20世纪早期华商代用币章中一些例子,只希望能让大伙儿对那一时期的华商代用币有些许的了解。

来源:懒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