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运东风起,运动热潮涌!电白体育:书写从“冠军摇篮”到“全民赛场”的新传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15:59 2

摘要:当谢文敏在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蹼泳赛场打破世界纪录时,她的家乡茂名市电白区,正借着2026年广东第十七届省运会的东风,掀起一场席卷城乡的全民健身热潮。这位从电白走出的世界冠军,不仅是当地“冠军摇篮”的鲜活注脚,更折射出这座城市以省运为契机,将群众体育作为民生工程

当谢文敏在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蹼泳赛场打破世界纪录时,她的家乡茂名市电白区,正借着2026年广东第十七届省运会的东风,掀起一场席卷城乡的全民健身热潮。这位从电白走出的世界冠军,不仅是当地“冠军摇篮”的鲜活注脚,更折射出这座城市以省运为契机,将群众体育作为民生工程、打造“全民赛场”的深层实践。从41%的经常锻炼人口比例到2.50平方米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遍布城乡的920个篮球场到年接待18.3万人次的免费体育馆,电白正以省运筹备为抓手,用扎实的行动书写着从“冠军摇篮”到“全民赛场”的体育强区新传奇。

冠军摇篮:

体教融合育英才,为“新传奇”筑基

每日下午,电白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的游泳馆水声激荡。作为培育出谢文敏等世界冠军的“摇篮”,这所体校探索出“选苗—培育—输送”的闭环体系,仅2025年就选出输送12名优秀体育人才。回溯过往,2016年输送的谢文敏在世界运动会斩获双金并破纪录,2013年输送的黄鸿昌、2024年引进的黄嘉骏在全国举重锦标赛摘得5金2银2铜,2023年输送的陈嘉浩拿下全国青年U20田径锦标赛100米冠军——这些成绩,为电白体育的“新传奇”筑牢了人才根基。

“我们计划在各学校建选材网点,每周派教练驻校指导。”体校负责人介绍的“体教融合”模式,破解了训练与学业的矛盾。目前全区已建18间足球特色学校,体育俱乐部与学校共建训练基地,形成“课堂普及+课后训练+赛事提升”的培养链条。在电白一中,武术课成热门,教练指导学生练习高脚狮套路,这项非遗项目既是体育课内容,也是“冠军摇篮”的后备储备池。

人才辈出背后,是科学的保障体系。电白着力健全教练员、体育指导员动态培训机制,2025年新增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名、一级3名,3737名各级指导员活跃基层;区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全年提供科学评估,运动员后勤保障和学业扶持政策,让体育苗子能安心在“摇篮”中追梦,为“新传奇”积蓄力量。

设施网络:

城乡一体建场地,为“全民赛场”搭台

傍晚的电白体育公园热闹非凡,广场舞爱好者起舞、篮球场上青少年对抗、健身步道上市民漫步——这座体育综合体,只是电白借省运东风完善设施网络的一个缩影。为打造“全民赛场”,电白已建成47个足球场(5个社会足球场、42个中小学足球场)、276条健身路径,38个社区和331条村委实现健身设施全覆盖,“15分钟健身圈”让城乡居民出门就能上“赛场”。

“以前打球跑几公里,现在村口就有标准篮球场。”观珠镇村民李大哥的话,道出农村“赛场”的变迁。2024年电白投入近40万元为基层新增健身路径,2025年上半年又为村(居)新增16件套、维护32件套;区体育馆全年免费开放不少于28小时/周,年接待18.3万人次,学校体育场地错时开放,彻底解决“健身去哪儿”的难题,让“全民赛场”触手可及。

在黄岭镇南清村,健身广场旁的“科学健身指导牌”标注着不同年龄段锻炼建议——这种“设施+指导”的模式,让“全民赛场”更具实效性。区文广旅体局负责人表示:“借省运东风,我们不仅要建好‘赛场’,更要让每个设施都成为‘全民赛场’的支点,让运动热潮持续涌动。”

赛事矩阵:

全民参与办赛事,让“运动热潮”沸腾

“好球!”林头镇文化广场的欢呼,为电白“全民赛场”写下生动注脚。这场“村BA”篮球赛,是2025年春节期间132场镇村赛事的缩影——选手是村民、裁判是指导员、观众是街坊,接地气的“赛场”让体育真正走进群众生活,也让省运带来的运动热潮愈发沸腾。

电白已构建起多层次赛事矩阵,既有“全民健身日”等主题活动,也有承办的现代五项、摔跤等广东省青少年锦标赛,让市民在家门口看高水平“赛场”;2025年“沉香杯”第三届男子镇街篮球联赛创1200万线上点播量,24支队伍在5个镇街角逐,实现“赛事下沉、全区覆盖”,让“全民赛场”热度再升。

特色赛事更成“全民赛场”的亮点:2023年首届全民健身徒步节超万名市民参与,沿16公里路线感受家乡变迁;镇街篮球联赛连续三届举办,“荔红杯”“迎春杯”持续多年,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的格局。“我们要借省运东风,让赛事像榕树扎根基层,让‘全民赛场’生长出全民参与的体育文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芳芳说。

体育文化的浸润,让“全民赛场”更有生命力。电白中小学推行“每天锻炼一小时”,社区开设太极拳、健身气功培训班年超万人次,媒体“科学健身大讲堂”普及知识;30余个单项体育协会带动“家庭+社区+协会”的健身氛围,93.5%的城乡居民达《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水平,运动热潮已融入市民生活。

未来图景:

省运赋能开新局,续写“新传奇”篇章

走进电白体育馆,工人们正调试座椅——这座将承办省运会现代五项、篮球项目的场馆,正按赛事标准加装计时系统、更换灯光,借省运东风全面升级。而这只是开始:新的全民健身中心正在谋划,镇街篮球场技术设施持续完善,电白正以省运为支点,推动“冠军摇篮”更坚实、“全民赛场”更广阔。

更深远的布局,在于以省运为契机推动“体育+”融合。“体育+旅游”将徒步节与绿美生态结合、篮球赛与沉香文化联动;“体育+教育”扩大传统项目学校覆盖面;“体育+健康”实现国民体质监测与医疗系统对接——这些探索,将让“从冠军摇篮到全民赛场”的传奇更丰富。

从谢文敏的世界纪录,到村口“村BA”的欢呼;从省运会场馆的升级,到“15分钟健身圈”的便利,电白体育的实践印证:省运东风下,“冠军摇篮”是“全民赛场”的底气,“全民赛场”是“冠军摇篮”的根基。当清晨阳光洒向健身步道,当傍晚篮球场传来欢笑,电白正以体育为笔,在省运的画卷上,继续书写从“冠军摇篮”到“全民赛场”的新传奇。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