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慕课|暴雨突袭,这些“防”与“救”的细节要牢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9 14:25 2

摘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应急科普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张英围绕灾害发生的全流程,详解“防”与“救”的核心要点,帮助公众提升灾害抵御能力,让安全成为常态。

  暴雨突袭、洪水倒灌……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提醒我们,做好防灾避险准备至关重要。灾害应对绝非临时抱佛脚,它贯穿“灾前预防、灾中自救、灾后恢复”的完整链条。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应急科普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张英围绕灾害发生的全流程,详解“防”与“救”的核心要点,帮助公众提升灾害抵御能力,让安全成为常态。

  【内容要点总结

  1.灾前预防是关键,要制定应急预案、排查隐患,家庭可自制应急包,装入压缩饼干、矿泉水、手电筒、收音机、求生哨等物资,同时绘制防灾地图,与家人约定集合点,做到心中有数。

  2.日常需检查防洪设施和排水情况,向儿童普及安全知识;外出前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暴雨预警信号(红、橙、黄、蓝四级,等级依次降低),避免前往涉水涉山景区。

  3.面对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需掌握正确逃生方式,向两侧疏散,而非向上下方奔跑。工程措施能有效降低次生灾害风险,如通过铆钉加固边坡、抽取地下水减少滑动可能性,再配合仪器监测位移,可大幅减轻危险。

  4.洪水来临时,应遵循“向高处避险、善用漂浮物、保持冷静”的原则,听从政府号令及时疏散,认清撤离路线和目的地。提前转移贵重物品至高处,备好馒头等耐储食物;来不及转移时,可利用洗澡盆、大木盆、大床等漂浮物应急。若被洪水围困,切勿盲目游泳逃生,应前往高处。手机无信号时,应尽快通过卫星电话等方式联系政府部门,报告方位和险情,等待救援。

  5.洪水退后,需注意卫生防疫:食物务必加热后食用,避免食用被洪水浸泡过的食品,勤洗手、做好环境消毒,防止蚊虫滋生和红眼病等疾病传播。灾后重建中,除了物资支援,心理康复同样重要,众人同心方能共渡难关。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