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丨王学伟:阳谋无解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9 14:31 1

摘要:世有阴谋,必有阳谋。阴谋者,暗室私语,鬼祟行事,唯恐人知,一旦戳破,便有破解之法。而阳谋不然,它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将算计摆在明处,甚至希望你看穿。因为你即便看穿了,也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阳谋无解

□王学伟

世有阴谋,必有阳谋。阴谋者,暗室私语,鬼祟行事,唯恐人知,一旦戳破,便有破解之法。而阳谋不然,它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将算计摆在明处,甚至希望你看穿。因为你即便看穿了,也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这阳谋之道,最是狠辣。譬如,古时皇帝削藩,告示天下,条陈利害,道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诸侯王们岂不知其中深意?然诏令既下,名正言顺,若起兵反抗,便是叛国逆贼;若顺从接受,则势力日削,终至消亡。明知是计,却无计可施,这才是阳谋的绝杀之处。

现实生活中,可以说阳谋无处不在,也构成了社会运行的一部分底层逻辑。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值得探讨的话题。所谓“阳谋无解”,指的是一种公开、坦荡,甚至将所有计策摆在明面上,但你却因为自身的位置、资源、规则或人性的限制而无法破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发生并承受结果的谋略。

现实社会中,这样的阳谋无处不在,它们构成了社会运行的一部分底层逻辑。

其一,“福报”与“内卷”的职场阳谋。机关、单位或公司公开倡导“奋斗者文化”、“狼性精神”,将加班、拼搏与个人成长、高回报(晋升、股权、奖金)直接挂钩。虽然不强迫你,而是用更高的职位和薪水作为诱饵,让大家自发地投入竞争。还如,教育一事,更是阳谋之大者。自古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千万学子寒窗苦读,争过那独木桥。谁不知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圈套?然父母望子成龙,学子望出人头地,即便看破,仍要争先恐后地跳进去。

为何无解?一是个体博弈困境。你可以选择不卷,但只要你身边的同事有人在卷,你就会相对落后,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这是一个“囚徒困境”,个人的最优解(躺平)在集体行动下会变成最差解。二是资源稀缺性。高薪职位、晋升机会总是有限的。系统通过制造稀缺,激发了人性中的竞争和贪婪,让所有人自愿加入这场游戏。三是价值观绑定。它将“奋斗”与“成功”、“自我实现”等正面价值观绑定,使得拒绝它的人不仅是在拒绝工作,甚至像是在拒绝“上进”,从而产生道德压力。

其二,“消费主义”的商业阳谋。主要是通过广告、媒体、社交网络,不断地定义和宣扬“理想生活”的模样。比如,商家促销,明告“买三赠一”,顾客心下盘算,自以为得利,多购了本不需的物件,终究是商家赢了。再如,你需要最新的手机、名牌的包包、网红地的旅行,会公开地告诉你:“购买这些,你就能获得幸福、尊重和阶层认同。”

为何无解?一是人性弱点。精准地利用了人的社交需求、攀比心理和对美好生活的本能向往。二是符号化消费。商品的价值远超其使用价值,成为了社会身份的符号。你消费的不是商品,而是符号背后的意义。拒绝消费,在某些语境下等同于拒绝融入某个圈子或阶层。三是系统性包围。从童年、少年、中年到老年,你无时无刻不处于这个信息的包围圈中,很难独善其身。

其三,“规则制定”的强势阳谋。强者(国家、大公司、平台)制定规则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它允许你自由竞争,甚至激励你创新。但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和修改权,始终在制定者手中。

为何无解?一是合法性外衣。规则往往是合法、公开、透明的(例如算法推荐规则、平台条款、法律法规)。你同意规则,才能进入游戏。二是力量不对等。你可以在规则内做到最好,但制定者随时可以为了自身利益调整规则。你无法对抗,因为对方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三是“体面”的压制。不用暴力压迫,而是用规则让你“自愿”服从。你的失败可以被归因于“能力不足”或“不适应规则”,而非规则本身的不公。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阳谋”的至高境界,就是让你成为它的一部分。最强大的阳谋,甚至会让你成为它的拥护者和传播者。最妙的阳谋,莫过于教人自欺欺人。例如,一个通过“内卷”成功晋升的人,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奋斗文化”的布道者,因为他自身的“成功”就是这套逻辑的证明。同样,会去要求下属努力奋斗,从而巩固和扩散这个阳谋。若破解它,就意味着否定你自己的成功路径和人生价值,这是极其反人性的。

然则阳谋果真完全无解么?倒也未必。解阳谋不需小聪明,需大智慧。一是知足,知足则不惑于外物;二是自立,自立则不惧于比较;三是清醒,清醒则不至于自欺。若能降伏己心,不为外物诱惑所动,任其阳谋如何精巧,亦无可奈何。

所谓“无解”,是针对系统内的、硬碰硬的对抗而言的。个体并非只能束手就擒。鄙人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思路:

首先,认知觉醒。看破是第一步。意识到自己正身处一个怎样的游戏中。当你明白消费主义是在向你贩卖焦虑,职场奋斗文化是在最大化利用你的劳动力时,你就获得了最初的自由。你看懂了规则,就不再是纯粹的“棋子”。

其次,重新定义自己的“成功”标准。阳谋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定义了什么是“成功”(有钱、升职、被追捧)。若你能跳出这个框架,定义属于自己的“成功”。比如,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内心平静、有趣的体验。那么,阳谋的诱惑力或威胁力就会大大降低。

再次,寻找漏洞,或开辟新战场。任何系统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总有人能找到规则的漏洞(合法合规地),或者干脆不在这个游戏里玩,去开辟新的领域。

第四,集体行动。阳谋对付个体是无解的,但对付集体则未必。如果大多数“玩家”能形成共识,共同改变博弈策略,就有可能改变游戏规则本身。但这极其困难,因为它需要高度的组织和信任。

世人多在局中而不自知,自知者又往往无力破局。这或许是阳谋的最深处:让你看透生活的本质,却依然教你热爱生活,在无解中寻找自己的解法。这些阳谋根植于人性、系统性和资源稀缺性。阳谋的强大、公开,却让你难以从正面击破。

对于个体而言,绝对的“破解”或许不存在,但相对的“解脱”而言,是有可能的。关键在于 “认知上的清醒”和“选择上的自由”。

来源:新时代文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