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3 14:44 2

摘要: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当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以此为契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为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营造良好氛围。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当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以此为契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为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营造良好氛围。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矫梅燕,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曹晓钟,党组成员、副局长熊绍员、宋善允,总工程师潘进军,以及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嘉宾出席启动仪式。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摄影:庄白羽

启动仪式上,嘉宾观看世界气象日主题宣传片,了解天津科技馆里的“气象奇妙之旅”,江苏“气象奇幻营”特色研学活动,福建预警联防“专家说”、“我们的1262”情景剧,深圳人民气象事业创建80周年主题展,重庆世界气象日歌曲传唱等各地主题活动。来自亚洲、非洲的25名国际学员用多国语言共同书写并喊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

启动仪式后,陈振林与来自亚洲、非洲的国际学员合影 摄影:庄白羽

中国气象局还发布了2024年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全球气象发展报告2024》,并宣布首届全国大学生气象科技创新大赛以及2025年度“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活动正式启动。

同日,中国气象局园区面向社会开放,统筹在京气象科普场所资源与互动体验项目,借助学校、科研机构、文化场所、企业等社会力量打造科普展示平台,设置“气象+”科技创新前沿、气象数据在身边、风云卫星发展历程、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与试验、气候与城市的和谐乐章、智慧气象科技装备、科普阅读空间等内容和互动项目,并举行全国气象科普系列报告会、青少年科普活动、“气象科普好书我来讲”活动、“西老革”地区气象科普宣讲活动、气象文化创意活动,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气象科学知识。

公众在观测场听工作人员讲解测量仪器和原理 摄影:王素琴

访问学者参与气候变化与早期预警公益签名 摄影:王婉

观众在宣传与科普展区参与扫码答题 摄影:王婉

连日来,全国各地气象部门结合本地特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气象科普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提升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防灾避险、科学利用气候资源的能力。

在第65个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局联合区科协、学校,开展气象科普研学活动,探索气象科学的奥秘。摄影:曹玲安

3月23日上午,辽宁省营口市研学旅行协会到大石桥市气象科普基地参观研学。摄影:阚雨萌

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气象局联合多单位通过“科普讲座+双向互动+实践体验”的多元形式,为1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气象科普盛宴。图/文:刘玥 申雪婷

世界气象日前夕,第四届“抖音达人探气象”在人民气象事业发源地陕西延安启动

2024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加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复合型灾害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气象早期预警系统可以在灾害来临前发出警报,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是成本较低且能较快较易见效的防灾减灾手段。今年世界气象组织将“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确定为世界气象日主题,凸显了早期预警对于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关键作用,以及国际气象界在全球合作保障天气气候安全方面的深切期待。

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创新发展气象预警服务体系,推出递进式气象服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创新机制,屡次创造“零死亡”奇迹。在实践中凝练出的全民气象早期预警中国方案走向世界,通过搭建业务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等,陆续在多个国家落地,风云气象卫星为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百余种数据产品和服务,2024年,来自60个国家的599名学员来华或线上参与气象培训。中国与世界各国一起携手开展气候治理,展现大国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来源:中国气象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