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本市场近日被一纸公告搅动风云。3月11日晚,永辉超市披露京东通过大宗交易清仓2.94%股份,这场持续十年的"新零售联姻"终以京东血亏22亿黯然收场。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公告发布前三个月,名创优品刚以62.7亿接盘永辉近三成股权。
资本市场近日被一纸公告搅动风云。3月11日晚,永辉超市披露京东通过大宗交易清仓2.94%股份,这场持续十年的"新零售联姻"终以京东血亏22亿黯然收场。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公告发布前三个月,名创优品刚以62.7亿接盘永辉近三成股权。
图源:永辉超市
这场资本游戏背后,折射出中国零售业十年变迁的残酷真相。2015年京东43亿战略投资时,永辉还是年销500亿的商超龙头,生鲜损耗率控制在3%的行业标杆。彼时双方描绘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蓝图,在2024年永辉财报中却化作连续四年累计93亿亏损的冰冷数字。
笔者梳理发现,这场新零售败局早有预兆。永辉引以为傲的"农改超"模式,在社区团购冲击下节节败退,2023年生鲜品类市占率已从12.8%跌至9.3%。更致命的是,京东到家平台带来的线上订单始终未能突破15%占比,所谓协同效应沦为纸上谈兵。
图源:永辉超市
这并非个案。阿里清仓大润发、腾讯撤离步步高、苏宁抛售家乐福,2025年已成新零售撤退元年。在盒马鲜生北京某仓储店,笔者观察到其坪效是传统商超的3.2倍,而永辉引以为傲的胖东来改造店,单店改造成本却高达800万元。这种投入产出比的悬殊,正是资本用脚投票的根本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套现的13亿已投向七鲜超市54家自营门店。据内部人士透露,其智能补货系统将缺货率控制在1.8%,比永辉低4.2个百分点。这种用AI重构供应链的玩法,或许才是新零售2.0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
图源:京东
在行业观察家王明看来:"当线上获客成本突破200元/人,线下门店从流量入口变成成本黑洞时,及时止损才是理性选择。"数据显示,2024年社区生鲜店闭店率达37%,而仓储会员店却逆势增长68%,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正倒逼企业进行价值重估。
站在2025年这个转折点,永辉计划再关200家门店的"壮士断腕",与京东All in自营赛道的战略转向,本质上都是商业理性的回归。或许正如刘强东在内部信所言:"与其在旧战场流血,不如在新大陆播种。"这场价值百亿的试错告诉我们:商业世界没有永恒的模式,只有永恒的进化。
来源:强视eye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