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至今仍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年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人感染结核病,其中约140万人因此丧生。尽管医学进步显著提升了结核病的治愈率,但公众对它的认知仍存在诸多盲区。本文将带您了解
转自:防城港发布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至今仍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年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人感染结核病,其中约140万人因此丧生。尽管医学进步显著提升了结核病的治愈率,但公众对它的认知仍存在诸多盲区。本文将带您了解结核病的核心知识,掌握科学防治方法,共同为健康筑起防线。
一、结核病:沉默的“白色瘟疫”
1.结核病俗称“痨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飞沫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可被他人吸入肺部,导致感染。但感染不等于发病:约90%的感染者属于“潜伏感染”,即细菌在体内长期休眠而不引发症状;仅约10%的潜伏感染者可能因免疫力下降(如糖尿病、HIV感染、营养不良等)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2.常见症状
- 持续咳嗽超过2周(可能伴血痰)
- 低热、盗汗、乏力
- 胸痛、体重下降
若出现以上症状,请立即就医检查。早期诊断(如痰涂片、胸部X光等)是阻断传播的关键。
二、预防胜于治疗:切断传播链
结核病的防治需从个人防护、社会干预双管齐下:
1. 接种疫苗:
卡介苗(BCG)是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手段,尤其对儿童重症结核(如结核性脑膜炎)保护效果显著。新生儿应按照国家计划免疫程序及时接种。
2. 阻断传播:
患者佩戴口罩,咳嗽时遮掩口鼻,痰液需消毒处理。
保持室内通风,减少密闭空间聚集。
3. 提升免疫力:
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尤其需关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
三、规范治疗:治愈结核病不是梦
结核病可防可治,但需严格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
标准疗程:普通结核病一般需要6~8个月的药物联合治疗,耐药结核病疗程可能长达18~24个月。
勿擅自停药:症状消失不代表细菌完全清除,中途停药易导致治疗失败或耐药性产生,增加治疗难度。
免费政策:我国为结核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和部分检查项目,减轻经济负担。
四、破除误区,消除歧视
1. 误区一:“结核病是遗传病”
结核病是传染病,与遗传无关,但家庭成员因密切接触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2. 误区二:“结核病无法治愈”
坚持规范治疗,95%以上的患者可完全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3. 呼吁包容:结核病患者不应被污名化。科学的防护可有效阻断传播,社会支持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五、全民行动:构建无结核未来
WHO提出“终结结核病流行”的全球战略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贡献力量:
学习并传播结核病知识,消除恐惧与误解。
关注身边人的健康,鼓励疑似症状者及时就医。
支持结核病防治公益项目,助力医疗资源薄弱地区。
结核病的防控不仅依赖医学进步,更需要全社会的认知觉醒与行动参与。通过科学预防、规范治疗和人文关怀,我们终将实现“无结核世界”的愿景。守护呼吸,从此刻开始!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