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的短板,期待能够补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3 12:32 2

摘要:网上关于豫剧是不是全国第一大剧种争论的很激烈,不管豫剧在全国发展的如何,在基层多么地受欢迎,有多少民营剧团、演员,豫剧在央视和戏曲大奖上没有京剧出彩,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豫剧有三大短板,而且这些年越来越表现明显,需要豫剧界引起重视。

网上关于豫剧是不是全国第一大剧种争论的很激烈,不管豫剧在全国发展的如何,在基层多么地受欢迎,有多少民营剧团、演员,豫剧在央视和戏曲大奖上没有京剧出彩,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豫剧有三大短板,而且这些年越来越表现明显,需要豫剧界引起重视。

一是豫剧的剧目存在短板。豫剧原来主要是移植京剧剧目,后来常香玉大师的团队改编了一些新剧目,如《花木兰》《破洪州》等,而现在豫剧界主演的剧目,主要的宣扬忠孝节义传统价值观的,如《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包青天》《七品芝麻官》等。豫剧对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表现的不是很及时。十戏九哭也难登大雅之堂。现代戏仍然在吃当年的《朝阳沟》《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香魂女》等剧目老本。而京剧、越剧等都能及时根据当红小说排出新剧目,如《廉吏于成龙》《钱塘里》等等。

二是豫剧对我国四大民间故事或者传说,表现得不够。在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中,豫剧只要《白蛇传》有舞台演出,但是在央视戏曲蛇年春晚上也没有展示。而《天仙配》《白莲灯》等神话故事,豫剧表现也不突出。我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的故事,豫剧也鲜有剧目展示。而这些才是妇孺皆知、老少咸宜的故事情节,豫剧缺席实在是不应该。

三是传统诗词演唱短板更突出。诗词也是演唱的艺术,戏曲是演唱艺术的顶峰,如何用戏曲表现古诗词,让古诗词展示新生命力,应该是戏曲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央视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京剧演唱李白的《将进酒》《行路难》,曹操的诗词,程派大青衣演唱的《游子吟》《红梅赞》《枫桥夜泊》《蒹葭》等,都十分流行。就是川剧演唱的苏轼《定风波》也很有味道。在越剧《莫愁女》中,出现不少绝句诗词唱段。而安徽卫视的黄梅戏《唐诗宋词》栏目让人耳目一新,原来黄梅戏还有如此魅力。

豫剧中最早展现古诗词的是常香玉大师的《花木兰》,她用豫剧流水板唱出《木兰辞》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十分优美,动听。还有当年常香玉大师豫剧清唱《水调歌头·大快人心事》,也曾经传遍全国各地。而李金枝老师原唱的豫剧《沁园春·雪》,是梨园春上打擂选手常选的段子。最近贾文龙演唱的《沁园春·追思焦裕禄》也没有唱响。郑州市豫剧院的张海龙老师2023年推出一部新戏,就是《大河之子·杜甫》,其中有几首杜甫的诗,包括《饮中八仙歌》等,可惜没有传播出来。当年郑州豫剧团王希玲主演的《风流才子》中,唐伯虎边画边唱的形象塑造,使王希玲传为豫剧当代第一小生,可惜这首诗不是唐伯虎的原作。

豫剧在古诗词演唱方面存在短板,主要是豫剧的唱词都是10字一句的多,而古诗词多是五言、七言,豫剧不擅长。京剧的拖腔长,一个字都能唱半分钟,越剧、黄梅戏更委婉,所以在演唱古诗词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豫剧的长处是善于表现人物内心活动,而诗词主要是隐喻的多,豫剧如何展现,是值得研究、学习和补齐这个短板的。

来源:阳夏朱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