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孙镇农家书屋成为民生服务“优质课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9 11:23 1

摘要:滨州日报/滨州网邹平讯初秋的午后,笔者走进邹平市孙镇农家书屋,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从儿童绘本到农业技术手册,从养生保健到文学名著,应有尽有。书屋内弥漫着淡淡的书香,宁静而温馨。

滨州日报/滨州网邹平讯初秋的午后,笔者走进邹平市孙镇农家书屋,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从儿童绘本到农业技术手册,从养生保健到文学名著,应有尽有。书屋内弥漫着淡淡的书香,宁静而温馨。

近年来,孙镇依托这个藏于乡野的“文化驿站”,用书籍搭建起连接不同群体的桥梁,精心做好为儿童启智、为老人暖心、为农业赋能的点滴服务,推动农家书屋发展成为民生服务的“优质课堂”。

为儿童启智:打开童趣窗口点亮探索梦想

“老师,这个风车的翅膀怎么装呀?”暑假里的孙镇农家书屋,总能听见孩子们童真童趣的提问声。作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每年寒暑假,农家书屋格外热闹,绘本架前围满了读书的小学生,手工桌上的彩纸堆成了小山,孩子们在阅读和实践中度过欢乐假期。

农家书屋管理员崔春雷介绍,几年前书屋刚添置一批儿童读物时,来的孩子屈指可数。如今,书屋邀请大学生志愿者带着孩子们读《小王子》聊梦想,读《中国神话》讲传承,一边读着《海底两万里》一边用塑料瓶制作“潜水艇”,孩子们在阅读和实践中提高了认知和学习能力。五年级的李家豪每周雷打不动来书屋报到,他高兴地说:“这里的书能带我遨游宇宙,比手机上的游戏有意思多了。”

为老人暖心:架起助老桥梁守护岁月静好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党里村农家书屋的长桌上,几位老人戴着老花镜,有的捧着《健康养生指南》慢慢读,有的凑在一起看当天的报纸,讨论着村里的新鲜事。82岁的李遵福爷爷用放大镜逐字逐句读《水浒传》,还时不时和旁边的老友念叨“武松打虎那段写得真过瘾”。

对村里老人们来说,农家书屋成了他们更自在的去处。重阳节的“忆往昔”茶话会上,老人们借着《孙镇人物传》一书,聊起年轻时修水渠的事;健康讲座上,结合《老年常见病防治》一书,医疗专家手把手教老人测量血压、做保健操。“孩子们在外工作,这里能找到说话的伴儿,还能学些养生知识,心里别提多舒坦了。”71岁的李存大爷笑着说。

为农业赋能:筑牢智慧粮仓助力田间耕耘

“按书上说的,这葡萄少用化肥多施有机肥,病害果然少了。”种了十几年葡萄的潘林波举着《葡萄生产精细管理十二个月》一书,向其他种植户分享经验。在孙镇潘刘村农家书屋,农业书籍占比近三成,从葡萄种植技巧到大棚温控方法,从电商直播教程到乡村旅游案例,全是村民们用得上的“硬知识”。“以前凭经验,现在靠科学,这书屋比化肥还‘有劲儿’。”潘林波的玩笑话里,藏着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农家书屋的认可。

为让科技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潘刘村农家书屋还定期举办农业技术讲座,邀请农业专家向村民讲解农业生产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在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时,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钟频,结合书籍内容和实践案例,详细介绍种植管护要点,村民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外,农家书屋还会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从儿童的笑声到老人的闲谈,从翻卷的书页到田间的足迹,孙镇农家书屋用最朴素的方式,把“文化养分”送到广大群众的心坎上。下一步,孙镇将继续发挥农家书屋的文化引领作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让知识的光芒照亮乡村每一个角落,全力书写乡村文化振兴新篇章。

来源:滨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