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点赞惠安:打造走马埭现代农业产业新样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09:25 1

摘要:1997年至2000年,习近平同志先后五次莅临惠安考察指导,其中四次考察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园,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0多年来,惠安县牢记嘱托,加快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如今,这里不仅是福建省第一块耕地保护区,也是全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园,

8月28日,《泉州晚报》

12版刊发文章

《惠安:打造走马埭现代农业产业新样板》

全文如下

惠安:打造走马埭现代农业产业新样板

(2025年8月28日《泉州晚报》12版)

1997年至2000年,习近平同志先后五次莅临惠安考察指导,其中四次考察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园,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0多年来,惠安县牢记嘱托,加快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如今,这里不仅是福建省第一块耕地保护区,也是全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园,被誉为“中国耕地保护的一面旗帜”。

以农业创新链延长产业链。走马埭不仅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农文旅融合发展、从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也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连片发展,走出了一条兴业富民的新路子。

农文旅“暖风” 吹热“乡村游”

农文旅执笔“调色盘”,绘就走马埭新画卷。

稻花香里看“世界名画”,萤火虫点亮稻田之夜,惠女风吹稻浪主题秀、稻田音乐会精彩无限……近日,惠安县走马埭庄上片800余亩稻谷陆续成熟采收,本是农忙时节,为何处处洋溢欢声笑语?原来,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稻田艺术季活动。

2025年惠安县走马埭稻田艺术季举行

千盏萤灯点亮稻田,惠女时尚秀以“稻”为台。活动首日启动仪式上,惠女时尚秀等异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轮番登场,吸引众人驻足观看,流连忘返。“这也太会玩了吧!稻田里的狂欢感直接拉满——烟花在稻浪上空炸开的瞬间,配上音乐和篝火的温度,还有惠安地道美食,想想都觉得治愈。”许多周边市民和网友纷纷感慨。

解锁稻田N种浪漫玩法,吸引众人慕名打卡。据介绍,为了让游客在自然与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独属于乡村的烟火气息,此次活动主办方不仅打造了升级版稻田艺术展和山海市集,集结惠安地道美食、本土农特产品、文创产品、惠安女服饰体验、非遗糖画及各类稻谷DIY等项目,还设置了惠女篝火晚会、马术体验、“摸鱼”计划、稻田泼水节、稻谷研学营、稻田旅拍、稻田小火车、稻草迷宫等10余种配套产品。

“我们就是辋川本镇人,全家都很喜欢这类‘接地气’的活动。现在的孩子连家务活都很少碰,更别提收割稻谷这类农活。”趁着暑期还未结束,陈女士带着孩子过来打卡农耕文化,体验大人们儿时的回忆。稻田里,一座座形态可掬的大型秸秆稻草人、清凉有趣的打水仗等特色项目,让她不禁感叹:“原来土地不仅会生长粮食,还能种出一整个夏天的惊喜。”

稻田艺术展引万人围观,山海市集充满人间烟火。“作为2025年惠安开海文化季系列活动,惠安走马埭稻田艺术季是我们在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之一,不仅全方位展示了惠安乡村美景及文化底蕴,也推动稻田从‘粮食生产’走向‘价值创造’。”惠安县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指挥部(简称“指挥部”,下同)规划建设组组长、惠安文旅集团总经理何曲晴介绍。活动首日就吸引线上超15万人次观看直播,现场销售额突破85万元,全网相关播放量超1000万。值得一提的是,“在惠安看一场稻田烟花秀”词条荣登抖音热榜泉州榜第一,全网总阅读量超1000万人次。

多举措“加持” 发展“加速跑”

用文化提升农业价值,用旅游扩大农业市场。如今,惠安县走马埭正积极构建“农业基底+文化赋能+旅游引流”发展新模式,以田园融合、文化工坊、研学基地、数字旅游等新业态场景,在促进乡村振兴,助力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同时,已成为沿海现代农业发展“新样板”。

整合各类资源。其中,为推动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新机制、新途径、新动能,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带来的增值效益,去年3月,惠安整合各项资源,对走马埭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及开发利用,整体包装策划为走马埭田园风光(流域生态)产业融合建设项目,总投资5亿元,已获农发行授信4.15亿元。

惠安县走马埭农业展示中心

山海协奏,绿色交响。走进占地500余平方米的惠安县走马埭农业展示中心,只见惠安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以四大主题展厅形式一一呈现。这里不仅成为党员干部学习交流,传承“红色足迹”的好去处,今年6月还获评“福建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示范点”。这也是惠安在打造走马埭田园风光(流域生态)产业融合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

据悉,惠安县走马埭农业展示中心坐落于庄上片,这里是惠安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走马埭的核心区,位于惠安县辋川镇庄上、坪埔、许埭等3个行政村,324国道、201省道在此交会,毗邻沈海高速驿坂出口,为发展新业态提供了及其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该片区规划连片耕地面积约1300亩,目前已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同时规划了50亩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甘薯蔬菜品种优化培育中心,以及智慧农业管理大数据平台。

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这些片区优势,串珠成链,铺就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业态是关键。“目前,我们正打造以生态农业园区为主的‘现代农业+电商直播+文旅’全链条产业体系,片区业态运营招商也在火热进行中。”指挥部土地流转组副组长、新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骆伟平介绍。

发展新业态,农文旅融合按下“加速键”。以核心区庄上片为中心,将对多处现有建筑进行改造提升。其中,东侧拟建以“田间直采+全渠道销售+会员化运营”为模式的超级农场田间超市;东南拟建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的甘薯文化体验馆;片区内的则改建为走马埭农产品电商直播基地,通过“现代农业+电商直播”,将电商产业引入田间地头,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打造推广“走马埭”农产品IP品牌。同时,南侧则拟建结合农场+马术的“牧云马舍”,可满足周末亲子、教育研学、周末农场特色旅拍等多样化需求。

如今,随着全国首笔牡蛎壳资源化固废改良土壤碳汇交易签约完成、全国露地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培训班暨福建省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推进活动等在惠安走马埭成功举办,不仅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方共赢。

高标准“深耕” 实现“双丰收”

沃野织金。惠安县走马埭,曾经是一片荒芜的沿海滩涂,经过世代围垦与整治,如今万亩良田连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农业示范区焕发勃勃生机。

农业,始终是走马埭的鲜明底色。作为全市唯一一个万亩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千亩良田”示范片项目,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区于2024年启动建设,通过改良土壤提升地力,整治地块净化田园,建成农田“五化”现代化高标准农田。

走马埭水稻丰收,“丰”景如画。(王胜摄)

“现在,我们镇里整理的和其他经营到期的土地,都由惠安文旅集团统一流转,村民每亩每年可收租金1050元,村集体能获得管理费200元,从而实现村民、村集体双增收。”据指挥部土地流转组副组长、辋川镇副镇长林雄伟介绍,村民们都特别高兴。

集中流转,改造提升。“一期流转的1200亩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二期集中流转的5400亩高标准农田提升建设项目目前正在招标。”骆伟平补充道。对已流转土地,文旅集团将统一开展土壤改良、自动喷滴灌等建设,再交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经营。

稻谷金黄,秋收秋播秋种忙,希望的田野上好“丰”光。眼下,走马埭庄上片近800余亩水稻正在全面采收,金灿灿的稻田里,风吹稻浪穗飘香,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呈现出一派丰收忙碌景象。

“眼前这一片稻田目前已收割400亩,等第一茬收完,过段时间还会长出‘再生稻’,待10月初左右就能成熟。”惠安盛丰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庄旭东按照“两菜两稻”新型轮作模式,接下去将种植生菜和西蓝花,每年产值预计可达2250万元。

“智慧”农业,增产增收。在“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精细化管理下,位于走马埭北片区的连片智能控温大棚内,一株株紫苏长势喜人。“我们是全省目前规模最大的紫苏种植基地,每年每亩可产紫苏800公斤,产值约7万元,销量占据香港80%的市场份额。”泉州惠民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富枝为此颇为自豪。

良田+良种+良方,绘就好“丰”景。惠安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区正通过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把发展成果写在田间地头,把民生福祉种进老百姓“心田”。

来源:看见泉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