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立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9 09:13 1

摘要:8月28日,记者从安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9月1日起,《安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安康市劳动教育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新阶段。

8月28日,记者从安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9月1日起,《安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安康市劳动教育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新阶段。

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注意到,该《条例》充分结合安康实际,吸收实践经验,聚焦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设计。清晰划分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方职责,形成“家庭基础、学校主导、社会支持、政府保障”的联动体系。家庭侧重日常劳动习惯培养,学校强化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社会提供开放共享的实践资源,政府通过督导和投入提供保障,四方联动确保劳动教育落地见效。《条例》立足安康秦巴山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鼓励开发家务劳动、手工制作、传统工艺、农业种植等特色课程,形成“一校一品”格局,推动已建成涵盖农业体验、工业实训、非遗传承等领域的实践基地资源共享,实现从“单点探索”到“全域覆盖”。

同时,强化制度保障与风险防控,要求建立三级教研网络、经费保障、安全风险分散等机制,将劳动教育纳入政府督导和学校评价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解决劳动教育服务问题,明确劳动安全设备配备、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要求,为劳动教育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并注重特殊群体的适配性关怀,特别关注残疾、情绪行为障碍及其他特殊情况的学生,要求学校为其安排适宜的劳动任务,特殊教育学校可结合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开展劳动教育、培育劳动技能。这一规定体现了教育公平理念,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劳动教育中获得成长与发展,让劳动教育的阳光普照每个角落。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劳育’的倾向。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边缘化、在家庭中被弱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学生缺乏劳动锻炼,导致出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没有劳动实践的锤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宝贵精神品质就难以真正内化于心。”安康市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立法,可以将劳动教育从“软任务”提升为“硬指标”,确保其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评价标准、措施保障等方面提供刚性保障。

据悉,近年来安康市不断完善劳动教育工作机制,将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建设30个市级以上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评选103所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编写《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指导手册》,相关课题获省教育厅优秀等次,取得了一定成效。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松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