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开始翻目录的时候,我脑瓜子嗡嗡的——从二进制换算到TCP/IP协议栈,从交换机原理到信息安全法规,恨不得把整个IT行业的知识点都塞进去。
考网络工程师这事儿,过来人想说句实在的:别被两本砖头厚的教材吓懵了!
只要方法得当,这两科真没想象中那么可怕。
《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这科,看似是网络世界的百科全书。
刚开始翻目录的时候,我脑瓜子嗡嗡的——从二进制换算到TCP/IP协议栈,从交换机原理到信息安全法规,恨不得把整个IT行业的知识点都塞进去。
但后来发现其实有套路:每天固定啃2-3个重点章节,比如周一把OSI七层模型吃透,周三主攻子网划分。
千万别死记硬背!我试过对着路由算法公式硬背,结果第二天全忘光。后来改成边看视频边在模拟器上实操,记得特别牢。
特别提醒:IPV6和SDN这两年考得贼多,必须重点关照!
《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这门简直是我的快乐源泉。终于不用天天背概念了,全是真刀真枪的实战内容。
但刚开始配置路由器那会儿,我差点把键盘砸了——明明照着教程做,为啥总ping不通?后来才明白,这科的精髓就是"犯错-排错"的循环。
建议直接下个EVE-NG模拟器,把书里的拓扑图挨个复现。最爽的是考试遇到设备配置题,那感觉就跟在自家电脑上操作似的。
不过要注意:故障排除题现在喜欢考复合型问题,上次我就栽在同时处理DHCP和VLAN故障的题目上。
划重点:两科必须交叉着学!比如今天啃完《计算机》里的路由协议,明天就在《网络系统》里实操配置。
我当时傻乎乎分开复习,结果看到BGP既要知道理论公式又要会配置命令,整个人都裂开了。
总而言之,网工想要顺利拿证的话,既要注重考试要点,又要注意备考方法。关于这些内容我已经给大家整理好了,有需要的小伙伴码好再看。
我们先来说一下《计算机与网络知识》的复习要点,这门的核心是“理解底层原理”,死记硬背绝对行不通。
比如看到TCP三次握手,不能只背SYN、ACK这些缩写,得想明白为什么需要三次而不是两次,如果某次握手失败会发生什么。复习时我分成三大块推进:
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重点盯住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我的笨办法是把家里路由器、手机、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画成流程图,每经过一层就标注对应的协议。
比如用浏览器访问网站时,物理层是网线信号,数据链路层是MAC地址,网络层是IP协议,传输层是TCP,应用层是HTTP。这么画过三次后,协议之间的关系就通了。
特别提醒:IPv6的地址结构、ICMPv6的新功能(比如邻居发现协议)现在考得越来越细,复习时要比对IPv4逐条列出差异点,比如头部字段精简了哪些、地址自动配置方式有什么变化。网络设备与组网技术
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必须吃透。比如同样是转发数据,二层交换机靠MAC地址表,三层交换机却涉及路由表。
我当初在VLAN划分这儿卡过壳,后来发现关键要掌握802.1Q帧结构——那个4字节的Tag里,12位VLAN ID才是划分依据,剩下的优先级和CFI标志位反而考得少。
组网部分建议用Visio或者白纸画拓扑图。
比如企业网典型的三层架构(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每个层级放什么设备、为什么要做链路聚合、生成树协议在哪个层面配置,画图时标注设备型号和配置命令(哪怕不写具体参数),这个过程能强化记忆。网络安全与管理
这块容易陷入概念堆砌。我的经验是把攻击手段和防御措施配对记忆。
比如看到“DDoS攻击”,立刻联想“流量清洗设备+黑洞路由”;遇到“ARP欺骗”,对应“端口安全+DHCP Snooping”。
SNMP协议的三个版本差异是高频考点,v1/v2c的社区名认证和v3的USM模型一定要对比着记,抓准v3新增的加密和完整性校验功能。
《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这门的核心就八个字:动手配置,场景还原。考试中出现的故障排查、方案设计,其实都是真实工作场景的缩影。我复习时主要抓三个方向:
设备配置强化训练别光看配置手册,一定要用模拟器敲命令。比如配置VLAN时,先在交换机上划VLAN10和VLAN20,接着给端口打Tag和Untag,然后接两台PC验证互通性。
有次我忘记在路由器子接口配IP,结果VLAN间死活不通,这个错误让我彻底记住了三层交换的流程:创建VLAN→划端口→配虚拟接口IP→写路由。
路由协议建议重点练OSPF和BGP。OSPF的Area划分、DR/BDR选举规则、LSA类型这些容易混淆的点,可以故意设置错误来加深印象。
比如在Area0和Area1之间不配虚链路,观察路由表是否完整;或者把Hello报文间隔改得不一样,看邻居关系会不会Down。故障排查四步法
考试给的故障场景往往包含多个陷阱。我总结了一套排查套路:
比如遇到“PC无法访问外网”,先ping网关确认三层连通性,如果通再tracert看卡在哪一跳,接着检查NAT转换规则和默认路由。有次模拟题里,根源竟然是NAT地址池被ACL误封了,这个案例让我意识到排查必须逐层排除。
3. 方案设计避坑要点
设计题通常要求写实施方案、配置清单或拓扑图。
我的血泪教训是:先理约束条件再动笔。比如题目说“分公司通过IPSec VPN接入总部”,就要立刻反应出需要公网IP、确定协商模式(主模式/野蛮模式)、选认证算法(PSK或证书)。
如果漏掉IKE阶段1和阶段2的参数配置,整个方案直接垮掉。
存储和无线网络现在占比提升。比如NAS和SAN的区别,不能只背概念,要结合场景:视频监控存储用SAN(块级高性能),部门文件共享用NAS(文件级易管理)。
无线部分重点抓802.11ac和ax的区别,MU-MIMO、OFDMA这些技术关键词一定会出现在选项里。
方法就是这些,如果能掌握80%,那就接着往下学,但要是大部分的内容还是不理解的话,那就别浪费时间了,直接报班来学吧!这是最实在的备考方式,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
至于资料的选择需要我们慎重,真正高质量的资料少之又少,我直接把自己用过的资料给大家分享出来,直接冲就完事儿了!
黑舟软考+官方教材
↑↑↑↑↑↑这个组合用的好了,拿证妥妥的!
书归正题:
黑舟软考——快马班:
软考中项这一块,黑舟快马班yyds,都是高通过率累计出来的口碑。他家考点抓的足够准,所以尤其适合在职的小伙伴,考前冲刺阶段建议一节课都不要拉下,一分钟都不要跑神,跟完就安心上考场就可以了。
避坑环节:老师是真的单纯追求效率哈哈,课堂氛围这块有所欠缺,略显枯燥。
官方教材:
利用教材打好基础很重要,教材不选官方的不行,市面上很多非官方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买错了很容易就被带偏了。
我当时复习就是结合考纲和教材的帮助梳理的考点内容,教材和考纲我选择的都是官方考试指定用书,其中对细节的分析整理很细致,对没有基础的宝子比较友好,到时候大家在选择复习资料的时候可以通过官方购买渠道来选择。
避坑环节:教材不要只看了一遍就扔在一边,一定要多看两遍,遇到不会的部分也能时常翻看,说白了,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最终都是要回到书本上的。
最后我想说,关于网工,我考完最大的感受是:网络工程师考试就像修一座桥,理论是桥墩,实操是桥面,两者少一个都立不住。
别怕刚开始配置命令老是敲错,也别嫌协议原理枯燥,错着错着突然就开窍了。
祝各位的复习像ping通了服务器那样,每一步都有响应!
来源:姗姗课堂